李永茂展示李家“二十四点棍”
11月12日上午,在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里,李永茂正指导着弟子练功,因外出演出,他们已有一个月没来这里练功了。66岁的李永茂,身材瘦小,头发稀疏,咋一看像个普通老者,但只要谈到舞狮与武术,他便滔滔不绝。聊到当年跟师父学武的时候,老人家还站起来,双手比划,手快如影,两眼炯炯有神,瞬间判若两人。
李永茂是百色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团长,舞狮艺术入围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他便是舞狮艺术的传人。现在大部分人也只是知道李永茂带团舞狮子,其实,他还是一个颇有名气的传统武术人。
习家传遇名师 他功夫了得
李永茂,祖籍钦州李家村,世传武术,祖上三兄弟从钦州迁至田阳定居,到了李永茂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了。“在过去,匪患多,祖上三兄弟可能因此才逃来百色避难、居住下来的。”李永茂简单地谈到家史。
李家三兄弟到田阳后,代代相传武术,李永茂小时候就跟爷爷练习“李家拳”、“李家棍”等家传武术。李永茂的爷爷曾在原田阳绢纺厂附近的公私合营商店工作,李永茂每天早早跟爷爷去商店,在旁边练习武术。
有一段时间,商店里常来一个60来岁的老头,买酒喝,经常看着李永茂练武,并每次都点头微笑离去。十天之后,这位老人又来买酒,但这次却停下来跟李永茂的爷爷搭话,说:“你这孙子不错,让他做我徒弟吧。”
因为都是武林中人,人家看得起孙子才主动提出收徒弟,李爷爷当然很高兴,当即应允。于是,李永茂就开始跟这位叫刘伯的人习武,一学就是8年,学了近60套拳(棍)。通过这一系列练习,李永茂的功夫已相当了得,在当地有“小老虎”之称。
1980年,全国民间武术比赛在沈阳举行,李永茂前往参加并一举夺得冠军,载誉归来后名震广西,被聘为广西武术普查员,调查摸底广西武术(负责百色地区)。当时,李永茂很想拜访教他8年、传了近60套拳(棍)给他的刘伯,得知刘伯已在1974年过世,遗憾不已。
因刘伯是洪蔡李拳的传人,后来李永茂在田阳开武馆,也取名洪蔡李武馆,以此缅怀恩师。
独创“尖刀狮技” 他扬名海外
田阳自古以来武风盛行,武术除了强身健体、防身制敌,还表现在舞狮上。在田阳,舞狮艺术源远流长,李永茂的父亲李云飞解放前就是舞狮队里的主力队员。现在的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草创于1976年,李永茂当时是主创者之一,其中以独创的“尖刀狮技”扬名海内外。
1982年,李永茂与舞狮团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他看到贵州苗族同胞爬“刀竿”,突发奇想——为何不在尖刀上舞狮子呢?回来后,李永茂琢磨着,与大家共同创造出“尖刀狮技”。
“在尖刀上舞狮子,过去据说也有,不过不懂具体怎么做,踩着几十把尖刀登上几米高的平台舞狮,这是我的独创。”李永茂说,1992年田阳壮族舞狮艺术团代表国家体委和民委参加德国波恩市举办的国际民间民族体育艺术节。时任波恩市长夸赞田阳舞狮:世界一绝,创造这个绝技的壮族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独特的舞狮艺术,让李永茂和他的众弟子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有时候一去几个月,行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至今演出近万场。让李永茂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在西安某公园驻点演出,一群老干部每天都花钱进园,只看田阳舞狮,观后赞道:花钱进来,只看田阳舞狮就觉得值。
30多年来,“尖刀狮技”不断改进,尖刀从24把增加到32把,内容也越来越精彩,历次在国家级的运动会上夺冠,连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际友人都来观摩、录制,这个壮乡的“绝技”因此扬名海内外。
新闻推荐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的特殊性,从小到大,我几乎都跟着奶奶生活,最让我感动的是奶奶那份浓浓的爱。奶奶,您还...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