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阳给前来看病的村民拿药
陆建阳在给患者开处方
陆建阳是右江区龙景街道福禄村的乡村医生,他忠于职守,一心扑在农村医疗事业上,从医三十多年来,为无数农民朋友解除病痛。然而,更让人感到敬佩的是,他自己竟是一名残疾人,他一边给自己治病,一边给群众治病,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乡村医生。而他身残志坚的故事也在当地广为流传。
容县小伙百色从医
陆建阳是广西容县人,从小受当医生的婶母影响,耳闻目染下,逐渐爱上医学行业。
1976年高中毕业后,陆建阳被容县的一个乡镇选配为大队卫生员,从此与医疗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陆建阳跟随哥哥来到百色打零工,先后在市政工程队做建筑工、在东坪水电站做电业工人等。虽然工作辛苦,但陆建阳始终没有放弃对医学的爱好,他利用晚上时间,到图书馆翻阅大量医学书籍,并到新华书店购买专业医书自学。
1986年7月,陆建阳参加百色市中医执业资格考试后,去找当时的百色市中医院院长苏继焕查询考分。因两人不熟,见面时苏院长问他,“你认识陆建阳吗?这个人一定平时很爱看书,知识面广。今年中医执业资格考试试题比往年高深多了,全市168人参加考试,只有他一人超过及格分数线,我想见见他。”当得知眼前这个人就是陆建阳后,苏院长对他满是敬佩,夸他是“民间中医秀才”。
1999年底,陆建阳参加广西乡村医生中专水平考试,又以全市最高分成绩获取国家承认学历的《中专水平证书》。在当年百色地区卫生系统年终总结大会上,地区卫生局党组书记现场表彰了陆建阳,“陆建阳自学成才,是百色市乡村医生的好榜样,是不可多得的乡村医学人才。”
心系病人救死扶伤
1986年6月的一天傍晚,大法屯黄建文及其儿子因食用水鱼煮南瓜苗引发食物中毒,浑身发冷发热,肚子痛想呕吐,而且身上起红疹,一粒粒如黄豆般大,又痛又痒。
陆建阳一看便知是食物过敏性中毒,但由于当时陆建阳还没有开诊所,主要工作是打预防针,没有药物,陆建阳便吩咐黄建文去医院看病。可是当时天色已晚,加上黄建文身无分文,不愿意去医院。“你就找点草药给我治治吧!”黄建文苦苦哀求。猛然间,陆建阳发现自己手里抓的柴草正好有玉叶金花和黑面神两味中药,其中玉叶金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黑面神外用可以清热止痒。于是,陆建阳便用这两种草药医治黄建文。半个小时后,病人身上的红斑完全消失,内服两次玉叶金花后,病人的肚子也不痛了。而陆建阳没有收取黄建文一分钱。
1988年深秋的一个傍晚,陆建阳正在和家人吃晚饭,一江之隔的那时屯困难户黄某风尘仆仆地渡江过来找到陆建阳,说他妻子已经痢疾5天了,服过土霉素、氯霉素均不见好转,前三天还会叫肚子痛,现在已经无力呻吟了,曲卷在床上。陆建阳一听马上背上药箱,与黄某疾步江边。此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伸手不见五指,两人站上一张破竹排,奋力划水,凭感觉惊险过江。
当进入黄某家中时,病人已进入半昏迷状态。陆建阳为病人把脉,只见脉象散软无力,病人手脚冰凉,陆建阳最终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重症,便马上与黄某展开分工合作,陆建阳打吊针,黄某煎药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治,病人有了反应,手脚回暖,脉象有力,再过一个小时,病人恢复了意识。黄某很高兴,把身上仅有的50元全掏给陆建阳,还准备杀只鸡款待。陆建阳拒绝了他的钱财,并说,“既然你困难,就不要破费了,你老婆现在还没有完全康复,明天买些瘦猪肉给她补补身子吧。”最后只收了黄某8元吊针液成本钱。
融入百色医患情深
自1980年来到百色后,陆建阳再也没离开,这里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30多年来,他已经完全蜕身成一个地道的百色人,他会说桂柳话、壮话和一些瑶话,与当地群众早已融为一体。
但不幸的是,1987年,陆建阳在一次外出帮人打预防针的时候,连人带自行车摔下山谷,造成股骨头坏死,落下终身残疾。虽然如此,但这么多年来,陆建阳还是拖着病痛,驾着摩托车,奔波在福禄村的乡间小道上,为村民抓药治病,救死扶伤。他深爱着他的第二故乡,深爱着这片红土地上的乡亲百姓,而福禄村的群众也已离不开陆建阳。
新闻推荐
上期回顾>我们是在2012年认识的,后来慢慢就好上了。相处了一个月后,开始了两年的异地恋。他在南宁,我在...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