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花(右)正在安排保姆的工作
“我们不仅要干家务活,有时候还要耐心地跟雇主沟通。”保姆从一个家庭要融入到另一个陌生的家庭,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沟通。而面对雇主和市场越来越高的要求,保姆们纷纷感觉到“众口难调,好保姆不好当”……
跳槽频繁 好保姆不好当
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这些是今年53岁的保姆黄小梅每天要做的事情。黄小梅是田阳人,今年是她从事保姆职业的第四个年头了。
2010年,在朋友的介绍下,黄小梅来到一家家政公司应聘当保姆,并很快被雇主请去,月薪1500元包吃住。在第一个雇主家,由于她的年龄较大,雇主请她帮忙照顾家里老人的生活起居。她的具体工作就是早上起来给老人暖水洗漱、做早餐、买菜、洗衣服、做饭,下午陪老人出去散散步,晚上做饭给老人吃,热水给老人洗澡,直到老人睡去,自己才得休息。“虽然只是家务活,但有时候感觉比在家干农活还累。”在第一个雇主家,黄小梅做了一年半。之后,黄小梅又找原来的家政公司帮忙,先后到了6个雇主家当保姆,时间最长的是1年,最短的只干了2个月。
频繁的跳槽,既有保姆的原因也有雇主的原因。黄小梅只上过两年学,所认得的字不多,在农村也一直说土话。然而做了保姆后,雇主却要求她说普通话,语言沟通就成为她最头疼的问题。“有的雇主嫌我没有文化,有的嫌我做饭不好吃,甚至有的嫌我没有丈夫,不吉利。”在这4年的工作中,黄小梅也曾遭遇过雇主围绕工作的各种挑剔,而每次遇到这种事情,黄小梅都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并耐心和雇主沟通,实在沟通不下就辞职。
和黄小梅一样,许多保姆都曾遇到过喜欢“挑刺”的雇主。“买菜多了也被说,煮少了也被说,做饭慢了还被说。”50岁的保姆张姨来自市区的周边农村,由于上了年纪,动作不再如以前利索,常常遭雇主嫌弃。“嫌我没有文化,觉悟不够”、“嫌我不够注意卫生,不会照顾老人”……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工作中保姆与雇主一家朝夕相处,因生活习惯、语言沟通、思想观念、做事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有时难免发生“摩擦”,这就造成不少保姆“做不长”。
“老人需要每天有人照顾,但保姆也要休息啊。”经历过几次辞职后的黄小梅了解到,找保姆的人很多,她想找个工作并不难。“虽然我年龄大了,可选择工作的机会少了,但也不能委屈了自己。”几年的摸爬滚打,黄小梅对保姆市场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算是行内人了,这让她有了自信,“遇到好的雇主就多干几年,没有合适的过两年也该回老家休养了。”她说。
如今,黄小梅对工作有了自己的最低要求:必须包吃住,并且有休息的时间。
保姆的“三高一低”
保姆的频繁跳槽,当然也有保姆自身的原因。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目前百色的保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高、风险高、待遇高、素质低即“三高一低”等现象
记者了解到,保姆的月薪其实很不错,但由于保姆工作的繁琐性和工作时间较长,使得它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而这一待遇吸引的恰恰是在做家务和照顾老人小孩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的农村中年妇女。
记者从走访的家政公司中了解到,百色市区的保姆多为45岁以上的农村妇女,这在服务行业来说已经算是较高龄了,而这个相对“高龄”的问题,也成为雇主挑剔的理由。
“她自己身体都不好,怎么照顾别人呢?”不久前,雇主孔先生通过家政公司招了一名50岁的保姆,起初工作还差强人意,但才做了一个月她就经常说不舒服要请假去看病吃药,无奈之下孔先生只能把保姆辞退了。此外,大多数保姆接受的教育较少,更不用说参加技能培训了。“热水器不会用,电磁炉也不会用。”雇主刘先生抱怨。
记者走访发现,保姆的“三高一低”问题,不但影响雇主和保姆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保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矛盾短期内尚难以解决”
“一边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另一边是保姆的来源不足,年龄高,素质低,这个矛盾将长期存在。”有着多年家政业从业经验的黄金花女士分析说,在不少市民眼中,当保姆就是去伺候人,低人一等,这种观念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
“现在很多请保姆的雇主都是为了照顾老人和病人,需要的技能不高,所以年龄大一点的保姆依然可以胜任,但接送小孩、带孩子方面很多雇主还是青睐于年轻的保姆。”黄金花分析。
为了储备一部分能适应年轻雇主要求的保姆,许多家政公司每天都派人到公共广告栏张贴招聘广告或者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但收效不大。
“只有大家对保姆这一职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才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姆的行业来,促进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黄金花说。
新闻推荐
自从各大城市公布了pm2.5的数据以来,大家越来越关心空气污染,每逢秋冬季,严重的雾霾的确让人“痛彻心扉”。虽然百色的空气污染状况不是特别严重,但当天空变...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