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由于家庭成员结构和社会工作等因素,使很多本该享受晚年生活的老人,为儿女分担起照料小孩、煮饭菜、做家务的工作。这样的晚年生活,对老人们来说究竟是幸福还是无奈(详见本报11月1日6版)?儿孙绕膝,共享天伦,是许多人脑海中的温馨画面。在不少年轻父母们看来,让老人帮忙带孩子,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又让老人享受了天伦之乐,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但老人自己是否也这样想呢?让老人帮带孩子到底是天伦之乐,还是天伦之累?答案未必就只有一个。请各位读者都来探讨一下吧。
要量力而行 □戴天敏(田林)
有老人帮带孩子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方面,老人带孩子能够增加与孙辈的感情交流,使小孩在愉快中成长。另一方面,如今年轻人的工作生存压力都很大,如果老人有时间、有精力,能够帮子女们带孩子,子女们就可以少点后顾之忧,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打拼,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父母在家中能帮子女带小孩,作为子女一定要多关心老人,并尽量分担家务,让老人量力而行。另外,如果老人因体力、精力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帮子女带孩子,子女一定要理解,不能强求老人帮忙带孩子。
看老人愿意与否和身体好坏 □梁 德(西林)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和“因家庭情况而定”的事情。众所周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老人还是很乐意为儿女们帮忙带小孩的,很多老人们为自己能够“晋升”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而感到高兴,让那些没有孙辈可带的老人羡慕不已。我的邻居小陆和小王婚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孩,等女孩长到上幼儿园时,两家老人都争相来带小孙女,有时还为谁更会带小孩而争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女孩的外公、外婆,一接小孩到自己家就经常不想送回来,后来两家老人只好商量规定,每家老人轮流接送一周,到哪家接送就吃住在哪家。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老人能不能帮忙带小孩子,那是要看老人身体素质问题,老人觉得精力充沛,可以带小孩子,就让他们带;如果说老人身体不行,觉得年老体弱带不了孩子,也不要勉强。总而言之,大多数的老人都是喜欢带孙子孙女的,他们虽然“累”,但快乐着。
应尊重老人的意愿 □凌其友(平果)
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压力大,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否则,绝对没有人愿意让老人带孩子受累。同时,现在有些保姆让人不放心,而且费用也很高,一般的家庭承受不起。让老人带孩子虽然让老人受累,但毕竟是最放心的事,何况老人带孩子毕竟比年轻人有经验。老人带孩子分主动带孩子和被动带孩子两种情况。主动带孩子的又分不放心子女带孩子,觉得自己有经验,想对第三代负责到底;老人退休后,生活比较寂寞,想帮子女带孩子消遣时光等两个类型。而被动带孩子的,主要是老人不想带孩子,但因为子女找不到人带,请保姆的费用又很高,为了满足子女的需求,老人只好无奈接招。对主动的老人来说,带孩子是有益无害的乐事;对被动的老人来说,则是剥夺了他们想要的生活。所以,让老人帮带孩子不应一概而论,该不该让老人帮带孩子,更多地应视老人的心态而定。无论怎样,带孩子都应该成为老人尽享天伦之乐的组成部分,而不应破坏老人的幸福生活。
照料孩子,父母、老人“大合唱” □陈学文(右江区)
现今,在城里工作请一个保姆照顾孩子不容易,请到一个好保姆更不容易。花钱多让许多低收入家庭承受不起,对保姆这不放心那不放心的又让一些人望而止步。俗话说家中老人是个宝。他们能帮带孩子,那是儿女最大的幸福。一来老人疼爱孙儿,二来有育儿经验,三是自家人,没什么不放心的,还可减少许多家庭开支。平日老人一般会感到孤独寂寞,孙儿就是老人的开心果,忙忙碌碌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有时孙儿的哭声也会是老人的天籁之音。特别是看到孙儿笑了,会蹒跚走路了,会奶声奶气地喊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时,你的心会比吃蜜糖还要甜,一切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但是,俗话说是亲必顾,亲情不能丢啊,家中的事情,能帮就帮。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要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与辛劳,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衣食住行,休息怡乐,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一家人和和美美高高兴兴,共同把孩子抚养好。
让老人帮带孩子是一种“不孝行为” □赵永红(靖西)
我们提倡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世界。让老人帮看孩子,是增加了老人的负担,我认为是一种“不孝行为”。我们应当给予老人们更多的金钱、物质、精神上的支持,养成给予、反哺的习惯和责任。赡养关爱老人是一种应有的道德观念,中华传统美德更把尊敬父母、赡养父母作为做人的基本原则。让老人带孩子,增加老人的劳动和经济负担,那是不孝的具体表现,倒不如自己看管孩子还常回家看看,这才是孝敬,这才是尽到做孩子的责任与义务,才是关心父母、赡养父母、照顾父母,使他们沐浴在亲情的温暖之中。更何况我国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抚养孩子是父母的基本责任,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太累就没有天伦之乐可言 □黄国顺(田阳)
俗话说“物极必反”,世间凡事都有个度,太绝对了就会走向极端,老人带孩子做家务活也是这个道理,只有适度,老人才不会太累,才会感觉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因此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每天收工或者下班一回到家,就应该争着带孩子、做家务活,多替老人分担一些本该是自己做的事,给辛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得到更多的休息,别做甩手掌柜,让老人一整天超负荷做这做那,累坏身体,晚年安养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如果自家老人年纪已经太老,在我们这些年轻父母出去做工或者上班的时候实在不能好好帮着带孩子做家务活,那就不要太勉强,应该夫妻俩当中设法留一个人在家,或者另外请别的亲戚、保姆过来帮忙一段时间。
只要老人体力能及虽累也乐 □林光贵(右江区)
许多年轻父母为了事业有成,整日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请保姆不放心,孩子只好交由老人带。孩子上学的往返接送,到菜市场买菜和把饭菜做好等待儿孙回家吃饭,老人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他们虽知苦和累,但这都是老人心甘情愿乐意而为。我的一位年过古稀的挚友,三年前喜得一对贵孙,他和老伴不请保姆,坚持为儿子带孩子,虽然苦累,但他俩感到其乐无穷,原本苍老的面容,衰弱的身体,倒变得容光焕发,精神愉快。
老人乐带孩子,为的是支持儿女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赚钱养家糊口。同时,还能享受家庭天伦之乐,增添幸福感。但是,老人也要从自己的健康及体力、精祌等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实在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就不要勉强地干下去,该休息时就休息,愉快地安度晚年。不过,作为子女,对于老人的劳累,要爱护、痛惜老人的付出。在下班时,节假日,工休日,亲自多带孩子,尽量让老人多休息,关心老人的健康,让老人吃好、穿好,这才能使老人真正享受天伦之乐。
下期话题
剩男剩女“脱光”为何如此难?
随着“11.11”光棍节的脚步渐行渐远,不少剩男剩女或感叹或调侃:今年“脱光”又未成功,未来还得继续努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后”、“8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年龄越大比例失衡越严重。同时,30~39岁男性中有1195.9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
在百色,我们也不难发现,到了适婚年龄但是仍单身的男女不在少数,什么原因让他们“剩下”了?剩男剩女“脱光”为何如此难?读者们,一起来谈谈吧。
新闻推荐
打打又停停,停停又打打 市区“三马仔”非法载客越禁越红火? □本报记者 蔡 明 文/图
一辆“三马仔”为抢客人,在斑马线上拉客 如今在市区,汽车站、医院门口、学校门口、一些主要出城路口...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