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龙莉莉: 我把“乜兰”文艺队“随身带” □本报记者 李海雁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4-12-06 03:19   https://www.yybnet.net/

龙莉莉(右)  

“近期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文艺队带去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壮乡原生态歌舞。”自从2013年本报记者报道了右江区阳圩镇孟沙村那嫩屯村民龙莉莉组织村里留守妇女成立了“乜兰”文艺队,活跃了乡村文艺,让原生态壮乡歌舞家喻户晓的事迹后(详见本报2013年7月31日《乜兰放歌,唱醒沉睡的大山》的报道),龙莉莉以及“乜兰”文艺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在本报创刊五周年之际,记者再次回访这位曾经感动了许多读者的新闻人物,此时的龙莉莉已经走出大山到城里打工,但她一刻也没有忘记这支捧回无数荣誉的文艺队和她的姐妹们,以及她们的文艺梦!

“我把‘乜兰\’文艺队‘随身带\’”

华灯初上,百色市森林公园的广场上,在一名女教练的指挥下,十余名妇女借着广场的灯光,伴着响亮的音乐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排练舞蹈,旁边围满了观众。“看!是龙莉莉。”有观众认出了正在排练中的“乜兰”——龙莉莉。记者循声望去,果然在排练场上发现了她,而此时的她已是满头大汗。

龙莉莉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畅,去年她家种植甘蔗和芒果的收入不理想,为了改善生活,她于今年年初就来百色市区打工了。到了市区后,龙莉莉在同乡一位亲戚开的建材店里做销售员。为了多卖一些建材,她还经常跑工地,几个月下来人晒黑了不少,但如今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份工作。

虽然在城市落了脚,但龙莉莉还一直惦记着在村里的“乜兰”们,工作之余会常常跟她们联系。看到龙莉莉在城市里打工,许多“乜兰”也跟着来出来闯荡,在龙莉莉的帮助下,有几名“乜兰”文艺队骨干也都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乜兰”们白天忙着自己的工作,晚上又聚在一起,闲暇下来的她们就又忍不住唱呀跳呀起来。后来,“乜兰”们发现市森林广场上不但有免费的灯光,还有音乐,比起村里的条件好多了,于是每天晚饭后她们都相约到这里来跳舞。“乜兰”们熟悉的声音和曼妙的舞姿从大山里飘到了城市广场。

“我不管去到哪儿都会把姐妹们带上,把‘乜兰\’文艺队带上。”龙莉莉说。

走出大山,只为寻找更大的舞台

如今,在市区的龙莉莉除了召集原来文艺队的老队员外,还将自己在工作中认识的从阳圩、达江等地方出来打工的文艺爱好者吸纳进来,组合成一支更强的“大乜兰”文艺队。“现在‘乜兰\’文艺队有两支队伍,一支在市区,一支在村里;一支专攻舞蹈,一支专攻山歌。”龙莉莉介绍,为了更好地将壮乡的原生态歌舞推出去,她将文艺队分为两个小分队,在村里的小分队由年纪较大的妇女组成,专攻原生态山歌;另一支小分队则由年纪较轻的外出务工妇女组成,专攻壮乡舞蹈。每天晚饭后,龙莉莉和舞蹈小分队的队员都相约来到市森林广场排练,在这里,“乜兰”们接触到了更专业的文艺爱好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也吸纳了更多的文艺人才。

“我们正在为明年的右江区文艺汇演做准备,有机会还要去外市、外省更大的舞台表演,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壮乡原生态歌舞。”为文艺队寻找更大的舞台,这是龙莉莉近期最大的梦想。

“走出来了,才会有希望。”每次回家看到泥泞的进村道路,看到姐妹们还在干着农活,龙莉莉既难受也无比惋惜,她说希望通过她和“乜兰”们的努力把进村公路修好,把村子建设得更漂亮。

新闻推荐

“乐太极”深受市民青睐□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我独创的‘乐太极\’经过你们报纸报道后,至今已有10几个人给我打电话,说想学这门既能健身又能防身的快乐武术。”12月9日下午,...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龙莉莉: 我把“乜兰”文艺队“随身带” □本报记者 李海雁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