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苑新事
潘茨宣
今年国庆,10来个老人结伴来到百色市右江区城东一座6层楼前。他们中,有住百色街上的,也有从南宁市赶来的,他们来此探视的,是住在这栋楼里的一位93岁老人。
这群老人大多都已华发盖顶,老态龙钟,步履维艰,其中两位老太太还要别人搀扶着才能走上台阶。据说他们都已年过古稀,平均年龄达到73岁,从南宁回来的一位老太太竟有75岁。更令人感动的,这样的探视对这群老人来说,已成常态!
住在楼里的是谁?竟然能使一群古稀老人经常来探望呢?
原来,住在楼里的高龄老人只是百色中学一位名叫莫家琼的普通退休女教师。1956年,这群老人刚考进初中,分配在百中初111班,莫老师就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
那年头,老学生们还是十来岁的孩子。莫老师则刚30出头,她上课循循善诱,关心同学无微不至。同学们都记得,班里同学莫炳柏是孤儿,生活学习都很困难,莫老师特别关心他,带头并发动班干部捐献,还在课程上给他开小灶;下乡兴修水利,学生们住在农家,怕小同学着凉,她每晚总要起来巡视几次,帮踢被子的孩子掖好被子盖好毯子才放心休息。班上同学都把她当贴心大姐姐……后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有几位参加工作后还当上了百色市一些大中专和中学的领导、老师,把教书育人的重任传给后人。时光荏苒,近60年过去了,一切都在变化。当年这些十来岁的孩子都变了古稀老人。莫老师也已93岁高龄。然而,无论时代和身份怎么变化,不变的是,这群老学生还一如既往地像当年一样关心和尊重他们的老师,经常相约一起来探望和慰问莫老师。
有一次,这群老学生去探望老师。十几位老同学都争先恐后登上楼看望老师去了,一位姓谢的同学因患脑血栓后遗症坐在轮椅上不能上楼,他捶胸顿足,竟伤心得像孩子一样“哇哇”大哭起来。直到莫老师的儿子闻讯把他背上楼,小心地放在莫老师跟前,看到老师满头青丝,身体健康,谢同学才破涕为笑。
他们中,从百色地区卫校校长任上退休的黃祝元先生说:“我们刚上初中就遇上这么好的班主任。教我们做人,教我们知识,她是那么和蔼,耐心,那么的无微不至,我们不仅喜欢她,而且永远不会忘记她!”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些古稀学子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尊重关爱曽施教于自己的老师,亦彰显了百色中学这所百年名校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富硒木耳营养价值高,很好卖。”11月9日,在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龙和村开展搞特色农业生产的三宝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九龙说。近年来,大楞乡通过发展富硒系列农产品种植,找到农民增收新...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