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
林 双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外出务工人员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即使他人代监护也需有监护能力,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最近有两则新闻,颇为吸引眼球。一则是四川成都邛崃临济镇瑞林村7岁男童峰峰,在母亲返城上班的时候,哭嚎着扳住车门不愿意跟妈妈分开,喊出了一句令人心酸的话:“你们不能这样对我!”另外一则是广西出台新政,规定新市民购买首套房可享万元补贴,支持农民工等新市民圆住房梦。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则新闻,其实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跟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不同,如今,农民涌向城市打工,许许多多留守儿童成为“有家的孤儿”。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万人,广西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比例已超过40%。
着眼未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让城市更好地接纳新市民。众所周知,大多数农民工由于知识和技能有限,很难融入城市高成本的生活。父母的城市边缘人的身份,是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农民工需要在廉租房、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等基本条件上获得更多“优惠”,才能跟城镇居民同享一片蓝天,许多留守儿童才有机会与父母团聚。
此外,着眼未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让农村自身也发展起来。改变农村发展状况,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为千千万万个孩子留住爸妈的好办法。在这方面,广西进行了有益探索。2015年,百色市启动“产业回家 留住妈妈”工程,该市妇联扶持农家妇女大力发展芒果、百香果、桑蚕等产业,带动12.3万城乡妇女留在家门口创业,为7万多名留守儿童留住了妈妈。
时代的车轮滚滚碾过,留守儿童问题已不可回避。如何着眼当下、谋划未来,考量着地方政府的能力和担当。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3月7日,笔者从广西机场集团了解到,继开通至上海、广州、重庆、桂林4条航线后,从本月25日起,百色巴马机场将新开通百色-深圳-天津航线。据了解,本次新开通的航线由波音738机型执飞,可容纳170...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