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林讯 8月6日,在田林县乐里镇农民李建芳家里,他拿出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刚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给大家展示:“其实,获得国家专利是小事,主要是我找到了解决烟囱排放废气最简便而又实用有效的办法。”李建芳说。
李建芳是田林的一个农民,今年60岁。
20多年前,他所在的乐里村出现了工厂,高耸的烟囱向天空排放难闻的废气,这让他产生一种不安感。
“那时候起,我就决心制造一个简便的设备,适合大小工厂装配。”李建芳说。
李建芳找到了当时国内外工厂对烟囱排气的处理方法,了解基本的原理。为了静心研究,李建芳到自家一块自留地上种菜,在田边的空地上搭棚住下来,白天管理菜园晚上守护菜地。每到晚上,他点灯看书,认真研究。看到好的方法,他记在本子里,收集到许多方法以后,他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把各家好的地方巧妙组合,避免缺点,设计新的方法,他把自己的设计画成草图,用文字说明,把一个方案完整而清楚的记录下来。李建芳研究设计出10多套方案,并不断改进。
2008年12月的一天晚上,李建芳在工棚里生一堆火取暖,虽然天气寒冷,但野外的蚊子还是不时出没,有的飞到竹编椅子上的一根竹木洞里。竹子长洞口小,他用喷雾器的喷杆头插进小洞口,用力地摇动手把强力喷水,他惊喜地发现:竹子一头靠近火堆的开口把烟雾都吸进来了,但相通的另一头却没有发现有烟雾排出。他停下喷水,烟雾就没有进竹子洞,再喷水,烟雾又被吸进来了。喷水越使劲,烟雾进得越多。竹子的另一头没有排出烟雾,而是有水滴流出。他灵感一来,马上用铁皮做成一个大洞子,一头接着烟囱,在洞子里放喷水器,多次使用结果一样,没有烟雾排出。他把使用过程记录下来,设计出一个装置。
在国家申请专利的材料里,这样介绍该产品:整套装置设计科学合理、制造简单,操作安全、装置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治理锅炉废气排放效果佳,能广泛使用各种规格锅炉,做到废气零排放,可以24小时连续使用。
李建芳还透露,他还发明了一套汽车尾气零排放装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黄绍碧)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6月2日,笔者从田林县有关部门了解到,1-5月,该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亿多元。今年以来,田林县以引进大项目、培育上规模企业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招商服务水平,扎实推进项目落户。在1...
田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