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蚌埠新闻 > 正文

文明花开正芬芳 □凌 晨

来源:蚌埠日报 2018-01-29 14:06   https://www.yybnet.net/

荀子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意思是说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从古圣人的口中,我们能窥见礼仪的举足轻重,而在现代文化发展史中,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社会繁荣衰败的各个阶段里沉浮,和我们的民族发展、历史走向、生活变迁密不可分。

悠悠千年儒家文化阐释了何为礼,再往前追溯,西周时期《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说话做事的立足点。怎样把文明二字真正融入生活中的细节,深刻彰显于一举一动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尤其是肩负中国梦、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旗的青年一代。

例如我,生于珠城,长于珠城,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

珠城,美誉“珍珠城”,古乃珍珠采集之地,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城市。7300年前淮河流域人类文明双墩文化遗存的发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4200年前大禹治水,流传“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艺术,代代传承、经久不衰;据传从唐代已有栽培的石榴酸甜可口……

这些年珠城的欣欣向荣、飞速发展让我倍感自豪,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也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清晨,拥堵的车道上充斥着刺耳的喇叭噪音,人行道一头的行人小跑着冲过马路,人车争抢的画面险象环生;红灯亮起,行人视而不见大步流星过马路的现象屡见不鲜;随地乱扔的纸屑、迎风起舞的塑料袋包装袋影响市容市貌;偶见的争吵辱骂行为使人心生反感……种种不文明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珠城的美丽形象,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仅仅依靠景色优美、经济发展繁荣是远远不够的,市民的素质程度的高低才能真正显示出城市的文明积淀和历史风华,城市由内而外的魅力才让外地人心悦诚服地竖起大拇指夸一句——“淮河两岸好风光!”

城市文明程度说到底是市民素质问题,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像克雷洛夫说的那样,“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近几年,珠城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着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改善人文风貌,在文明实践中不断树起新标杆,把这座城市一次次推向更高的平台。

看,十字路口的小红帽鲜艳夺目,维护着交通秩序,不怕热、不怕苦、不怕累,一句“您好,现在是红灯,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等一会儿再过马路!”让我们理解了志愿者坚守岗位劝诫不文明行为的无怨无悔;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士和帮助困难职工的志愿者,贯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送去温暖。在珠城,注册志愿者已超30万人,近6万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争当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公益岗位人员+志愿者的联动机制逐步健全;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已经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社会上的“活雷锋”越来越多,身边好人、孝善人物等道德典型不断涌现,“好人蚌埠”名不虚传。

瞧,全市通过文明礼仪推广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等各种方式,诠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含义,展示珠城禹风厚德的形象,展现珠城求真务实的情怀;从每一件事、每一句话着眼,“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凸显市民的文化修养,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从每一个窗口、每一位工作人员做起,每个单位都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环境抓起,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公职人员率先成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成为珠城文明的先锋实践者。

听,文明礼仪的歌谣已经传唱到校园里,普及文明礼仪常识、培养公德心从娃娃抓起。珠城持续深化“革除陋习,做文明有礼蚌埠人”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十不”整治行动。广大市民的一言一行都在不断净化,讲修养、重礼仪、守秩序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走在马路上,车辆自觉礼让行人,行人快速通过马路;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不随地吐痰,在影剧院、图书馆、医院等公共场所主动禁烟、不大声喧哗、不损坏公用电话、座椅等公用设施。和谐在悄然变化之中落到了实处、细处。

在提升城市文明素质的过程中,市民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也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每个市民展示出来的文明,汇聚起来就是整座城市文明的丰富内涵,城市精神是城市灵魂!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主动帮助他人、不求回报的行为已成为市民口中的“举手之劳”,与人为善、通情达理、知礼向善,已成为珠城的一种社会风气,崇德守法、文明有序已变成市民的积极追求,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城市形象成为市民行为习惯。

其实,文明就在你我身边,人人都能为创城“加分”。当我们在公交车上自觉为老人让座,当我们在外办事排队按顺序办事,当我们在公共场所约束自己讲文明讲礼貌……我们在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让家园更美好。

如今,漫步于百货大楼、淮河文化广场、市民广场等处,乱扔乱倒、乱贴乱画、随地吐痰的行为已近乎绝迹,处处鲜花斗艳、绿草如茵;出行在外,听到的粗话脏话少了,“您好”“抱歉”“请”等文明礼貌用语成了市民常挂嘴边的话语。礼貌用语和文明言行举止已经不知不觉渗透到市民的生活当中,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市民文明的一小步,可让城市文明前进一大步。

中华血脉五千年,涛声拍岸,雄风烈烈。《左传》道:“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文明言行是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是百姓行事的准则,可见文明礼仪是人天性向善的追求,是人类精神的高层次。《晏子春秋》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回顾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再纵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动开始,我们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礼仪文明的道路上:前有“孔融让梨”,后有“毛泽东敬师”,从家喻户晓的雷锋的毫不利己到张海迪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坚持。熠熠生辉的文明礼仪,仁爱、慈悲、宽容等等,是中华儿女共同价值观和优秀品质的折射,所以文明礼仪的身上有民族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决不会黯然失色,它引领中华儿女历经千辛万苦走向和谐社会,走向大同。

回顾千年历史,环顾眼前的珠城,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珠城市民的文明言行不仅是对传统美德的承继,也是净化城市灵魂的旅程,这场旅程更是一次没有终点、考验耐力的幸福生活接力比赛。

蚌埠——这颗淮畔明珠,是文明礼仪和现代科技的明珠,越来越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它又像是一朵洁白无瑕、淡雅芬芳的栀子花,讲文明、美言行、扬道德就是花儿的养分,每一位言行文明的市民都为它浇灌文明的雨露,珠城已经迎来最美的文明春天!

作者单位:市国税局纳税服务中心

新闻推荐

老人迷路冻僵雪中 蚌埠民警救助找到家人

据中安在线—蚌埠新闻网报道,近日在淮上区槐花园小区附近,一位八旬迷路老人迷路,陷入雪中,被冻得无法站立,热心市民发现后,及时报警。老人随即被民警救助,原来老人从五河坐车到家住淮上区槐花园的...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明花开正芬芳 □凌 晨)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