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有感一实校汇金校区二(3)班王雨彤
有趣的皮影戏一实校中山校区二(5)班毛博扬
勇敢的小记者一实校中山校区二(5)班常殷溪
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后场小学四(3)班黄紫怡
非遗文化中的魔术表演和皮影戏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在淮河两岸广为流传,深受珠城百姓喜爱。为了让小记者们更好的感受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蚌埠市小记者团联合由蚌埠市文化和旅游局、蚌埠市文化馆、蚌埠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在全市多所学校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文脉颂中华”非遗系列活动——“非遗(余家皮影戏、魔术、剪纸)专场进校园”活动。活动先后走进第一实验学校城南校区、后场小学和第一实验学校中山校区。
余家皮影戏省级传承人余家坤老师和魔术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陈家运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鲜活生动,精彩纷呈的表演,深受孩子们欢迎。未来,小记者团还将与市文化馆非遗办公室携手,定期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等专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朱延凤
下午阳光灿烂,温和的春风吹拂着,花坛上的小草频频点头致意,春天的午后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可是我们班的小记者们却异常的兴奋,因为老师要带我们去看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这可是我第一次看魔术表演,我的心里既激动又期待。
啊,表演开始了。只见魔术师手里拿着一张纸牌,他用两只手指捏住纸牌,牌的正面朝向我们,让我们检查,我们都觉得那是一张极普通的纸牌。只见他把纸牌一翻,那张纸片在他手中立即变成了一个火柴盒。顿时,一阵喝彩,掌声响起,真是太神奇了!
紧接着,魔术师又拿出三张一模一样的白纸,把其中两张纸撕成一条一条的长条儿,然后点燃火柴将纸条烧掉一点儿,向大家证实那是真的纸条,再从那一堆纸条中抽出一条很长很长的,卷起来放在一个小盆子里,在那个小盆子里加了适量的白开水,最后用筷子在里面翻一翻,过一会儿,小盆子里竟奇迹般地出现了面条、烤鸭、青菜,还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呢。
表演已经结束了,但是同学们意犹未尽。啊!魔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艺术,这次的魔术表演真是太精彩了!
指导老师:武婷婷
昨天上午,学校大队部的老师来到我们班级,邀请我们小记者参演皮影戏“金兜山”,并为皮影戏旁白配音。很多小记者都胆怯不敢参加,喜爱表演的我积极举手报名,竟然被选中了!
我认真地学习着老师教的皮影动作,一遍遍地练读着台词内容,不断地体会着戏中人物的动作、语气、语调。表演的时候,很多小记者齐聚一堂。走到台上,我一点也不紧张,相反我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我大胆地一边操作着皮影人物,一边富有情感地做配音,台下的同学们听得可认真了。后来,他们都说我表演得很棒,还给我竖起了大拇指。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要做一名勇敢的小记者,只有多参与,多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指导老师:杨阳
皮影戏,这个名字我一直有点陌生,直到参加了这次小记者活动,我才有了一些了解。
开演了,只见一位老爷爷走到一块白色的幕布后面,接着舞台上响起一阵锣鼓声,皮影戏开始了。一个翻着跟头的人影出现在幕布的左上角,当人影平稳落地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是孙悟空。这个小巧的皮影在幕布上灵活地行走、跳跃、翻腾、打斗,还能听见它说话和唱歌。故事演完后,大家都很惊讶:这些皮影的动作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时,老师邀请了几个同学走到幕后,原来秘密都在这里:老爷爷手里提着一个皮影,每个皮影上用线连着三根小木棍。老爷爷介绍说皮影是用牛皮做的,不同的人物有不同形状。表演者躲在幕后同时操作三根木棍才能让一个皮影完成各种动作,最重要的是表演时皮影不能离开幕布,要紧靠在幕布上才能出现影子。
通过这次的亲眼所见,我发现皮影戏虽然好看又有趣,但是表演起来很不容易。正如爸爸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指导教师:杨阳
2019年3月15日,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因为就在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一实校城南校区的魔术表演,在来到魔术表演的会场前,我的心情是那么的期待。
经过漫长的等待,精彩的魔术表演终于开始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只见魔术师陈爷爷将一张正在被火烧着的纸放进一个精美的盒子里,一变就变成了好多布娃娃,接着将一个个铜币变成了糖果。哇~这个节目真是让我惊呆了!
这时,陈爷爷邀请小朋友上台和他一起表演,我非常幸运的走上了舞台。我先在一边安静地看着他将小球从一个碗里变到另一个碗里,同学们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的赞叹声!接着,陈爷爷将一个魔术球放到我的手里,让我举起来给大家看,确定是一个球。然后,陈爷爷让我紧紧地握住,只见陈爷爷手拿魔术棒,指着我的手,大喊一声:“变!”我手里的球居然变成了两个!陈爷爷又把我手里的两个球拿给大家再看一次,待大家确认后,又放回我的手里,再次大喊了一声:“变!”我手里的球又变成了三个!咦!?我都懵了,朋友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陈爷爷又表演了许多魔术,传统的魔术文化真是那么让人神往!今天真是又开心又有意义的一天!
神奇的魔术后场小学二(2)班张梦瑶
周二下午两点,学校的多功能厅里上演了一场精彩无比的魔术表演。
“魔术表演是怎么样的呀?好期待哟!”“是啊是啊,真不知道那个魔术师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到多功能厅,我就听到下面的同学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嘘……魔术要开始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走了进来,他戴着一个圆顶帽,穿了一件白色的燕尾服,脚蹬一双黑色皮鞋,看起来神采奕奕。“原来他就是魔术师呀。”旁边的冯雅琪悄悄地对我说。
魔术师表演了很多魔术,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铡刀剁手”这个节目。魔术师拿了一个黑色的木板上面有两个圆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魔术师把两根黄瓜放在两个洞里,用铡刀一铡,两根黄瓜立刻都断成了两截。然后魔术师说:“哪个胆子大的孩子敢上台和我配合一下?”一个戴眼镜的大哥哥勇敢地走上台了,魔术师把大哥哥的手放在了大洞里,又拿了一根黄瓜放在小洞里。这时,魔术师说:“看好了,同学们。”他把铡刀用力一按,大家都大声地叫了起来,赶快捂上了眼睛。等我们睁开眼睛一看,黄瓜断了,可大哥哥的手竟然完好无损。真是太神奇了!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夹杂着喝彩声响遍了整个教室。
魔术表演结束了,我变得特别失望:还没看够呢,要是还能再多看一会就好了,真希望下次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指导老师:李丹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非遗文化传承人——陈飞老师,他来到我们第一实验学校城南校区,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精彩的魔术表演。
3月15日下午,我们带着好奇心来到了报告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大屏幕上戴着黑色帽子,穿着黑色演出服的魔术师,眼睛里透着狡黠的目光,显得既风趣又神秘!我猜想这个应该就是陈飞老师吧!
这时候,报告厅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是陈飞老师上场了!我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等待着节目开始。陈老师一连给我们表演了数个精彩有趣的魔术,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娴熟神奇的手法,精彩难忘的互动,无不让在场的同学们欢笑连连,掌声不断。
陈飞老师的魔术不仅仅是自己的表演,还有和同学们之间互动中完成的。你看,他在同学们的眼皮底下将魔术道具变来变去,我们丝毫看不出破绽,我们一个个都在屏息观看,苦苦思索其中奥妙。
陈老师的精彩表演,已经让我们对魔术非遗有了最直观的了解,更希望它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李萌/文周继龙/图)蚌埠一村的党支部书记殳某洋,组建所谓的“殳家车队”,长期垄断一条途经该村的运...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