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新闻 凤县新闻 麟游新闻 千阳新闻 陇县新闻 眉县新闻 扶风新闻 岐山新闻 凤翔新闻 太白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宝鸡市 > 宝鸡新闻 > 正文

2015年私人阅读在书的世界,人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

来源:华商报 2015-12-02 16:31   https://www.yybnet.net/

进入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和这一年就要说再见了。说再见,却是永远不见,时间之箭不曾停下。

然而,这一年我们读过的书,阅读时的感触却留了下来,悄悄改变着我们的思想,从而影响着这个世界。

本期,有这样几位读书人在此分享自己2015年的私人阅读。让我们在书香中拥抱下一刻、下一天,拥抱2016。

>>厚夫 我更喜欢非虚构纪实类图书

(厚夫,本名梁向阳,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代表作品《路遥传》)

我的鼻子长得非常尖,以前每到一个城市总能很准确地找到书店。现在虽然买书的渠道很多,但我还是保持年轻时的习惯。这几天在京城出差,专门抽出时间去了趟三联书店的“雕刻时光”咖啡馆,翻了会儿书,喝了杯咖啡。也去海淀的“万圣书园”翻了会儿书。只有在书的世界里,人才能沉静下来,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

每年我都会读很多书。这些年,我除本专业的学术著作外,更喜欢看一些非虚构的纪实类图书。今年,有这样几本书我想与华商报读者分享,分别是《抗日战争》《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以及我自己的《路遥传》。

《抗日战争》是我国著名纪实文学作家王树增今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三卷本力作。该书立意宏阔,叙述扎实,是我们认知“抗日战争”这个民族历史的很好读本。《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也是一本纪实作品。作者用良知与悲切之心,采访与撰写了人类历史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事故的前因后果。人类在不断前行,如何避免科技悲剧也应该是我们所思考的!《路遥传》是我的毛遂自荐之作。也是我“十年磨一剑”的诚意之作。这本书在历史理性与文学表达之间找到平衡点,准确还原了路遥的写作时代,传达出路遥的文学精神。

>>杜君立 读“无用的书”

(杜君立,知名作家,代表作品《历史的细节》《历史的慰藉》)

2015年即将结束,作为一个阅读者和写作者,我深为今年能读到那么多好书而感到高兴。在当下这个时代,各种新信息和新知识呈几何倍数增长,每年出版的新书汗牛充栋。

我所说的读书,是指那些“无用的书”。书分为两种:有用的书和无用的书。有用的书包括各种教科书和各种实用性书籍。至于无用的书,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求真的书,如各种非虚构、严肃的历史类、科学类和思想类著作;二是求趣的书,如各种小说、历史趣谈、新奇科技等;三是审美的书,如各种优美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唐诗宋词类的古典艺术,甚至所谓的心灵鸡汤也是。相对于有用的书,无用的书缺乏功利性,但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在某种程度上,充斥车站机场书报亭的那些励志、权谋和成功学的书,应属于有用的书。

很多人常常感叹没有好书看,其实好书还是不少的。我个人偏重于历史类的书,我以为所谓“好书”,就是好读、易懂,有新意,读后大有收获的书。

我要推荐的书是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本书副标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许倬云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学贯中西的历史大家。《说中国》一书,是许先生最新以“中国”为话题而撰写的一部简明历史读物。虽然我们每个当代中国人都以“中国人”自诩,但如果真的追问起什么是“中国”,想来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茫然不知。《说中国》认为“中国”作为一种群体认同,在历史上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中国”。“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周代青铜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宝鸡)的铭文中。从孔子时代起,中国就是一种文化概念,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说法,就是“想象的共同体”。在历史变迁中,这种族群文化的“共同体”从“华夏”到“中国”,从“天下帝国”到“征服王朝”,许先生高屋建瓴的识见令人耳目一新。

>>杨志鹏 用“边角料”的方式记载历史

(杨志鹏,知名作家,代表作品《世事天机》)

在泥沙俱下的当代出版物中,好书所传达的人类精神并不因为泥沙的染污而变得浑浊,正如一盆搅浑了的泥浆并没有失去水的清澈的水性,当经过时间的澄清之后,水便会照出万物的映像,显出事物的真相。

今年,我重点阅读了一些社科人文类的图书。在此,我与大家分享以下两本书:余世存的《非常道Ⅱ》以及陈宇廷 的《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非常道Ⅱ》不但有趣,而且完全符合当下读者的阅读趋向,读者可以花很少的时间,领略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微历史,以小搏大,堪称一绝。它是著名学者余世存历时五年读了上千本传记,抄卡片几千张,整理出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一些“边角料”,用这些“边角料”或者说是历史碎片的方式记载历史。内容虽然来自公开出版物,却集合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华的片段,呈现了20世纪沧桑巨变中的世界话语,唤醒几代国人的历史记忆。因此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非常道Ⅱ》是个性的展示,是每个人的“一家之言”。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看书名大家以为会一本宗教类的书,实际上是作者陈宇廷的自传。陈宇廷是国民党将领陈诚的长孙,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哈佛MBA,曾为麦肯锡资深顾问。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青海、云南等地,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他以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在这本不一样的自传里,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在中国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求学的生活,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的岁月,三年的出家生活等等。这本书给予当代社会精神困惑的人们,以寻找光明的心灵启示。

新闻推荐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40名新司机宣誓守法出行

昨日,40名刚领到驾驶证的司机朋友,集体宣誓遵守法规从“我”做起华商报记者 张超 摄...

宝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宝鸡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5年私人阅读在书的世界,人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