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静
本报讯 一场浩浩荡荡的“雾霾站”已经持续4天,“空气质量”几乎成为所有人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朋友同事见面不禁问上一句:“亲,今天戴口罩了吗?”
不过今天冷空气渐强,雾气就慢慢散去了,直至昨天,市气象台暂时解除了大雾黄色预警。
到昨天下午1点左右,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在阳光温柔地推动下,早晨的雾渐渐消退不少。
未来两天逐渐“开晴”
从天气情况来看,今明两天,市区开始多云间晴,阳光也会不时出现,17日市区最高气温5℃左右,最低温度仅有零下6℃。风力也开始从今天的东北风转向西南风,不过在这两天的空气环境下,最理想的晒太阳方式,或许还是待在室内,把窗帘拉开,让阳光晒进来。
今天是“三九”最后一天
今天是“三九”最后一天,气温较昨天略降了一点,但幅度不大。仿佛要让人们适应着迎接“四九”的倒来。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冬季是病毒多发期,尤其天气变幻不定时,病毒最易侵袭人体。每当发生一次天气突变,感冒的人数常常也就随之增多,因此大家要注意锻炼,并减少到人多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活动。
新闻推荐
本报“市井”每周一准时与读者见面,现开设栏目有:尴尬糗事、乡野旧事、童言无忌、夫妻过招、人海瞭望、等,另有书写本地方言的“滨州方言”栏目,用方言字句写身边的小故事,深受读者欢迎。来稿要求...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