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污水处理厂
>>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完成
记者从市住建局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滨州市主城区现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12万吨/日。其中,市污水处理厂规模为8万吨/日,主要处理渤海十八路以东的污水;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万吨/日,主要处理渤海十八路以西的污水。
据了解,滨州市污水处理厂是国债投资的“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项目之一,是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该厂位于黄河十四路东首,市东办事处常家村以北,占地面积110亩,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8万吨。该工程厂区建设之初共分为两期,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能力为5万吨/日,二期为3万吨/日。2000年8月,一期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动工,经过一年时间的艰苦努力,2001年8月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并单机调试运行;2001年11月,二期工程和配套主管网(含4座污水泵站)开工, 2002年9月份全部完成。
记者了解到,市污水处理厂在建成后,因设施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运行不正常,出水难以稳定达标排放。为改变现状,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运行正常,市政府决定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改制。2006年8月经过多方考察,并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由北京中和利民科技有限公司拍得滨州市污水处理厂80%净资产,同滨州市污水处理厂共同组建滨州中和水质净化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月,滨州中和水质净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新公司成立后,立即着手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按照“分步、分阶段进行技术改造,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施工期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要求进行。2007年底升级改造完成,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从二级提升到了一级B。此后,为迎接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滨州中和水质净化公司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二次升级改造,工程自2010年8月开始施工,11月份全部完成,2010年年底前实现了调试。经过调试,工艺运转良好,设备运行稳定,出水达到了一级A排放标准。
经过两次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明显改善,出水标准逐步提高。2012年,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3286万吨,平均日处理量9万吨,全年消减COD近9000吨,消减氨氮1000吨。
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市城区污水管网的不断配套完善及用水量的逐步增加,2011年7月份开始,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超负荷运行,目前日进水量已达9万吨左右,超过了设计能力,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亟需进行扩建。而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也成为滨州市重点工程,并列入了国家及省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据了解,该工程规模为扩建4.5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分两期建设,一期3万吨/日,总投资约7000万元。目前,该工程前期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该工程仍由北京中和利民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采用BOT方式投资建设,目前BOT协议已签署完毕。项目的可研报告和环评报告已编制完成,土地指标已下达,土地手续正在办理之中。近期,将和省环保厅协调尽快完成环评报告的变更工作,争取尽早立项,抓紧开工。市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计划于2013年底完成。
>>黄河五路及排水泵站将于3月份进行综合改造
黄河五路是贯通滨州市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主要交通干道,集行政、商业、文化功能于一体。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黄河五路(渤海五路至渤海十一路)全长约2753.0米的路段,因建成时间早、设计标准低、施工工艺简单,强降雨后路面积水严重,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龟裂和拥包现象,原绿化隔离带拆除部位尤其严重。而由于1号泵站和2号泵站因建成时间较早,抽水、供电设施等已远远不能满足雨季排水要求,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对滨州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此,今年3月份开始,滨州市将投资4498.51万元,对黄河五路(渤海五路至渤海十一路)路段进行综合改造。在改造进程中,除沿黄河五路铺设总长度1622.55米直径为1米的管道之外,将改造主路面积66125.04平方米,改造人行道面积27552.10平方米。
同时,在黄河五路将新建两座排水泵站。其中,2号泵站新设泵组3套,排水能力为1.0m3/s;7号泵站将安装2台潜污泵,排水能力为0.4m3/s;同时,将对1号泵站更换2套新轴流泵组。而对道路两侧原管道也将进行清淤,总长度约5000余米。
据了解,该工程将于2013年3月1日开工,2013年6月30日前完成主体工程。目前,除了向黄河五路沿街单位商户及居民发放通知书,工程各施工项目部也已经进驻工地,正在搭建临时设施外,2号泵站变压器拆除和苗木迁移已完成,满足施工条件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基本到位。
□本报记者 位鲁江 通讯员 李守华 徐鹏
记者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2013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市本级重点实施蒲湖风景区一期改造续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黄河五路综合改造及市污水处理厂扩建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2013年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确定(下)
新闻推荐
■田明向记者介绍面粉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 穆晓娜 摄■编者按 自去年6月下旬新麦上市至今,在国内粮食市场上,之前一向“安分守己”的小麦就像突然坐上了火箭,身价由每斤1....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