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希彤 国锋
2012年9月,滨城区杨柳雪镇贾王村村民王玉滨查出来慢性肾功能衰竭。辗转经过市、省两级医院诊治,医生建议进行肾脏移植。63岁的母亲与王玉滨配型成功,并欲捐肾救子。然而,这个家庭却再也无法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村内乡亲闻讯,自发组织捐款8000余元。
>>>家中顶梁柱患上尿毒症
多年来,王玉滨和妻子经营一家小快餐店维持生计。日子也算殷实。2012年8月,王玉滨看到腿部出现肿胀,吃过东西也有呕吐的现象,腹中也有强烈的撑胀感。于是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出来,我就懵了。大夫告诉我,我患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就是尿毒症,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随后,王玉滨在滨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同时,他了解到要想根治此病,必须做肾脏移植手术。之后,王玉滨在亲朋的帮助下去往省城医院,以期能通过手术治愈病症。通过检查对比,医院告诉王玉滨,母亲李树英样本与他配型成功。
>>>乡亲自发捐款8000余元
春节前,因无力继续在院接受治疗,王玉滨被送回家中保守治疗。“在家治疗,一天需要多少钱的费用?”记者问。
“一天200多元钱。在家里做透析,一天四次,一次就五六十块钱。保守治疗花钱不少,也不能根治。最近这一段时间,我身体的并发症逐渐多了起来,希望能早一天手术。”王玉滨说。
听到王玉滨患病并没钱继续治疗的消息,2月16日,村民自发组织了捐助活动,共为其捐助了8710元。“看到原本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倒下去,于心何忍啊。”捐款现场一村民说。
记者了解到,当日上午,王玉滨再次接到医院催促手术的电话,“手术越早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现在还差这么多钱,可怎么办啊?”
>>>配型成功 母亲欲捐肾救子
看到孩子有了希望,李树英老俩口既喜又忧。喜的是35岁的儿子有了一线生机,忧的是接下来手术所用的20多万元费用将无处筹借。“从查出病到现在,保守治疗就花费了8万多元,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这20多万就是天文数字。”
李树英说,至于给他捐肾,自己毫无怨言和顾忌。“我现在老了,怎么着都行,可是孩子还年轻,上有老下有小。他爹已经60多了,孩子才7岁,用我的命换他的命,都行。”
新闻推荐
滨州市去年17687辆机动车到期报废专业拆解回收公司只接到290辆车 “退休”的机动车哪里去了?
□本报记者 温庆磊 近年来,滨州市机动车、驾驶人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93万辆,2012年全市机动车新车注册挂牌数...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