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位鲁江
目前,滨州市除了有星火义工、越野e族、滨州职业学院节能环保协会、滨州市齐心志愿者协会等爱心公益组织,也有由包括上述组织在内的共17家爱心公益组织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青春滨州”公益联盟,该联盟辐射的社会组织内部成员达万人左右,由共青团滨州市委发起倡议并与2012年11月24日成立。3月19日下午,在共青团滨州市委办公室,记者就当前“青春滨州”公益联盟及滨州市爱心公益组织发展中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共青团滨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树立“品牌化”的发展思路,打造滨州自己的公益品牌,成为“青春滨州”公益联盟,也是滨州市当前存在的诸多爱心公益组织今后的重要发展思路。
>>>“青春滨州”公益联盟——公益组织由分散到集中
2012年11月24日,“青春滨州”公益联盟——由共青团滨州市委发起倡议、包含滨州市17家爱心公益组织的社会团体举行了成立仪式并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在成立仪式上的讲话中,团市委副书记张志华表示,该团体的性质为“滨州市热心公益的社会组织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一个“纯民间的公益组织”。
“青春滨州”公益联盟的宗旨为“汇聚爱心、参与公益,服务社会、传播文明”,口号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联盟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通过策划开展公益活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服务社会和谐进步。
“共青团滨州市委在该联盟里主要负责协调沟通作用,将这些爱心公益组织聚集到一块,以期能形成更大的力量。”团市委相关负责人石长清说,就滨州市目前的爱心公益组织来说,数量远远不止17家。参会的这17家公益组织只是目前滨州市从事爱心公益活动比较突出的组织。
作为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共青团,在由爱心公益组织组成的公益联盟中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石长清一再表示,“协调”是共青团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如果这些公益组织在开展活动中有所需要,或遇到问题,我们也可以提供帮助和指导。”
谈到公益联盟成立的缘由,石长青表示,这一方面是共青团志愿者活动项目与现有公益组织活动内容有“交集”部分,共青团将其联合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好的公益效果;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关于“强化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的一部分。而通过将分散的公益组织集合在一起,也希望在加强青年团体引导作用的同时,能借此形成合力,在从事爱心公益活动时能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打造滨州自己的叫得响的“公益品牌”。
“对这些公益组织共青团不会硬性要求其去做什么,而是调动其积极性,并会举办一定的爱心公益培训,使其进一步明确爱心公益的目的,更好的开展公益活动。”石长清表示。
>>>资金和人员构成在公益组织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公益?石长清认为,就目前滨州市的爱心公益组织来看,公益组织普遍面临的问题除了和国内其他不少省市存在的“注册难”,难以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之外,资金缺乏、人员队伍构成复杂也是滨州市爱心公益组织发展中的“掣肘”因素,“有爱心”更具备“献爱心的能力”的人在从事爱心公益活动时遇到的阻力相对要小。
在大致分析了“青春滨州”公益联盟的17个成员的情况后,石长清认为,爱心公益不仅需要参与者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很多情况下还需自己掏钱,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的爱心公益组织的成员比较年轻,绝大部分在20—30岁,尽管做公益的热情很高,但由于得不到外部资金的注入和支持,又因为没有登记而难以获得‘合法\’身份从而取得募捐,在做爱心公益活动时往往自掏腰包,而大多数成员自身在财力方面并不富裕。”说到这里,石长清用“空着肚子做好事”进行了比喻。
“但也有些爱心公益组织,发展成立较早,已经建立起了自己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在从事爱心公益的时候能够有章可循,同时这些成员的年龄多集中在三四十岁甚至以上。可以说这其中不少人已经‘小有成就\’,不仅周末时间可以自己掌控,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石长清说,这些人在从事爱心公益活动时就会相对从容一些。
“目前滨州市尚没有对爱心公益组织提供资金支持。”谈到当前公益组织普遍面临的资金问题,石长清说,尽管目前已经有了“青春滨州”公益联盟这样一个滨州市爱心公益组织的集合体,但也面临难以有足够的资金资助这些爱心公益组织的情况。同时,目前没有政府购买这些爱心公益组织提供的服务的情况。
在“青春滨州”公益联盟成立大会上,团市委副书记张志华提到,公益事业的发展依托于公益资金的筹措,要面向全社会开发公益资源,立足社会捐赠开展公益活动。可以探索建立专门面向企业的公益约谈制度,大力倡导“企业公益”文化,鼓励企业多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做贡献。要主动与省内外公益组织、慈善家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建立广泛联系,积极争取更多公益资源。要立足滨州市实际,广开渠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活动,为扶困助学、探望孤寡、帮助残疾、环保宣传、抗灾救险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
>>>“品牌化”或为滨州公益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
“‘青春滨州\’公益联盟成立后,我们的远期目标就是打造咱们滨州自己的公益品牌,围绕这个品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近期目标是继续纳新,扩大公益力量,对公益活动进行创新,使现有的公益组织能形成自己的公益品牌。”3月19日下午,在共青团滨州市委,谈起滨州市爱心公益组织的发展及2012年成立的“青春滨州”公益联盟相关负责人石长清说。
对于爱心公益“品牌化”,石长清认为,就目前来说,除了“星火义工”在滨州市有较大影响力,和其他省市相比,目前滨州尚没有形成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爱心公益品牌”。就现有的爱心公益组织来说,在会员数量、发展程度、成员从事爱心公益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活动内容尽管涵盖扶贫助残、敬老爱幼、环保宣传等多个方面,但也存在活动内容重复性明显等特点。尽管这些年来滨州市爱心公益事业发展较快,爱心公益组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就整个滨州公益组织及各组织内部来说,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爱心公益“品牌”,这也是“青春滨州”公益联盟今后的一个发展目标和方向。
在成立大会上,张志华提到,下一步联盟“要从筹措公益资金、拓展工作领域、提高社会公信力、形成工作合力、广泛宣传发动五个方面着手,努力打造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公益活动品牌,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公益的良好氛围,为滨州文明程度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打造精品活动,创新活动方式,通过活动促进爱心公益组织的发展壮大,同时加大纳新力度,使滨州爱心公益组织形成品牌。”石长清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位鲁江 通讯员 孙建琨 窦玉芹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滨州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园林工人忙碌的身影。在各绿地、公园及...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