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笑
本报讯 近日,本报曾报道市民郭先生因爱车在4S店维修时被“划伤”,向商家提出重修配件之外的补偿要求被拒的报道。无独有偶,3月1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邸先生拨通本报热线称,虽然自己不是本地人,可能投诉的问题咱报纸也解决不了,但是看到《鲁北晚报》的315维权热线,就想打电话,发泄一下自己的郁闷。原来,邸先生刚买了一个月的新车,由于发动机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但商家至今不予解决。
据介绍,今年初,邸先生在河北藁城某汽贸公司购得一辆一汽解放运输车后,开始在石家庄与滨州之间跑运输,但很快他发现新车的发动机有问题。“其油耗要比正常情况高,于是我就找到汽贸公司的人,那边派专人跟我出了一趟车全程监测记录,结果显示发动机确实存在高油耗的问题。”邸先生对记者说。
之后,尽管厂家同意为邸先生更换发动机,但新的问题接踵而来。“对方答应给我更换的发动机其实只是裸机,就是说不是完整的一台机器,一些正常运转时必要的配件不包括在内。”这样的答复让邸先生很难接受,于是他前后三四次找汽贸公司理论,但均未有满意的结果。
邸先生补充表示,每次自己驾驶着问题车辆从石家庄跑去藁城维权,一趟要花费80元左右的柴油,同时根据国家规定,更换车辆发动机必须在车管部门进行登记,并缴纳1000元左右的手续费。他觉得维修、更换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都应由商家承担,买卖双方就是因这一块一直僵持不下。之后邸先生还曾经找过当地工商部门维权,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可以依据,工作人员表示只能帮其协调,此事至今没能得到圆满解决。
“遇到这样的问题实在太让人生气了,但汽车市场现在是卖方市场,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常常无可奈何,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恐怕也只有我自认倒霉。”邸先生郁闷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刘静本报讯 上周,一场冷冷的风雨之后,滨州市又重新迎来了灿烂的阳光。天好了,空气也难得地清新了起来。据市气象台说,接下来的一周滨州市气温会小幅上升,总体越来越...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