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品价格投诉成为举报新热点
记者了解到,随着物价部门反价格欺诈检查活动的开展,明码标价、市场价格监管相关政策,深受群众欢迎。遇有涉嫌低标高结、虚构原价、虚假折扣等价格欺诈行为,群众都能及时向物价部门反映。对此类问题,需投诉人及时提供证据材料,一经查实,均按相关规定对消费者予以退还,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据介绍,去年4月中旬一女士打来投诉电话,称在某商场购物,所购物品实际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接到投诉后,检查人员向举报人提取了购物小票,并携带相机等到该商场提取证据材料。经核实,举报人反映情况属实,所购商品标示价格为3.80元,实际结算价格为4.50元,被举报人称是由于售货员的疏忽造成了标价签的打印错误,给顾客造成的损失,愿意做出10倍的赔偿。
□本报记者 穆晓娜 通讯员 贺树梅 刘志军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物价部门获悉,2012年,滨州市物价“12358”举报电话共受理群众投诉335件,其中举报69件,咨询266件,共退还举报人多收价款1.238万元。群众投诉内容涉及零售商品、物业管理、医药、教育等多个方面。
物业收费一直是群众投诉的焦点
记者在市物价部门了解到,老城区水、电不能直接抄表到户,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抄总表,与物业公司抄取各业主水、电表数额不等,造成水、电费高于国家规定标准;此外还有一些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差、态度蛮横,对代收费项目解释不清,致使矛盾激化,成为造成物业投诉多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些情况,市物价部门对态度差的物业公司采取提醒告诫的形式予以说服教育,并敦促其定期公示收费项目、标准,让业主明明白白交费。
去年7月份,接到市长公开电话(12345)交办的关于反映某小区电费高的举报件,经调查,该小区为新建小区,开发商在建房期间用电为临时用电,执行峰谷平电价,致使电价高于居民生活用电。交工后物业公司已向电力部门写出申请,实行一户一表改造,目前正在办理中。
医药价格、教育收费投诉仍是举报重点
医疗服务投诉主要是反映医疗机构检查项目收费不明确、不同医院(药店)药品价格不一致等问题。教育收费主要以反映学校收费不明为主。不明确的收费项目物价部门按照政策一一进行解释,确属违规行为坚决立案查处。
新闻推荐
因打盹儿 老司机把油门当刹车 春季易疲劳应多吃富含钾和维生素的食物
□本报记者 高洁出诊原因 出诊次数出诊总数 ...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