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点点萤光照亮爱心路

来源:鲁北晚报 2013-03-05 18:4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路彩云

从2009年3月筹建成立至今,他们用150多次爱心公益活动默默地践行着“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团队宗旨,看望孤寡老人、慰问聋哑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救助重症学子、走访贫困家庭、开展公益培训……在滨州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清晰且坚韧的足迹,他们就是萤光义工志愿者。把自己比作是一只只小小的萤火虫,尽管自身的光和热微不足道,但因为爱和信念聚到了一起,点点萤光汇聚成了一股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弱者前行的道路。

>>>义工“夫妻档”: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

今年58岁的赵新文是萤光义工最早的成员之一,从第一次参加活动帮助辍学少年到上周日看望单亲孩子,赵新文的公益生涯已满四年了,“确实有很多感触,到现在第一次参加活动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赵新文告诉记者,他清楚地记得那是2009年的3月8日,第一次参加活动的他来到了滨城区的一户困难家庭里,“那个孩子刚满17岁,父亲瘫痪在床,母亲重病在身,家里几乎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本来学习很优秀的孩子也辍学去打工了,我们一起给这户人家送去了一些东西。”

“活动结束后想了很多,当看到孩子那充满感激的目光时,我真的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赵新文对记者说道,“回到家之后我就把这些事情跟我的老伴说了,没想到老伴也说要加入到义工组织中来跟我一起去做公益。”

从那时起赵新文夫妻俩就开始跟着义工队伍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其实让我感悟最深的还是去敬老院,那里的老人们虽说生活上可能没啥缺的,但他们的精神上确实是很寂寞的,我跟老伴同岁,每次去敬老院都跟那里的老人们聊聊以前的事,老人们一打开了话匣子那话就多了,笑容也多了。”

“给老人们包水饺的时候我负责擀皮,我老伴负责包,看着老人们吃得开心的样子,我们的心里也很高兴。”赵新文笑着对记者说道,“有时候我们还会给老人们唱段吕剧、京剧啥的,老人们都很喜欢听。”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赵新文夫妻虽然已经退休,却并不是没有家庭担子,“我还有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平时只要是老母亲没事,孩子没事,我们俩都会去参加义工活动,这几年算下来没有一百次,也得九十多次了。”

“做义工我最大的收获是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虽然我们并不富裕,想帮钱也帮不上,可是我们还是会尽自己的力量去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捐床被子,捐几件衣服我们都能行,3月3号周末的时候我们去造纸厂给一个单亲孩子送开学用的新书包,还有蛋糕和礼物,看到孩子收到礼物那开心的样子,我们也从心里觉得快乐。”赵新文颇有感触的对记者说道。

>>>社区书记做义工:人在最困难时需要我们拉一把

王爱芹现在是滨城区北镇街道办事处春晓社区书记,也是一位资深的萤光义工志愿者,据她自己介绍,她是2009年5月加入的萤光义工,自身的基层工作平台让她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了义工活动为困难家庭带去的影响。

“我记得我参加的第一次义工活动是去盲校看望失明的孩子,跟那里的孩子搞联欢。”王爱芹对记者说道,“由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当我看到那些失明的孩子能自己生活,还能学会一技之长养活自己,而且个个都很开心的模样,我真的感触很深。”

活动给王爱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回到家后她还拿着这件事情教育自己的孩子,“当时还有一部分已经开始工作的盲校学生回校参与活动,看到他们身体残疾却还能自立谋生,我真的很受感动,后来我就经常用这个来教育我的孩子。”

受自己工作内容的影响,王爱芹对于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倾注了更多的心力,很多让她难忘的事情也发生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2010年的时候,在我原来工作的社区曾经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孩叫谢云飞,由于孩子的父母都是外来打工人员,所以家庭收入不多,当时那个孩子才四岁,就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

“当时孩子的父母找上我问我能不能帮忙,我先是帮他们联系了政府部门的救助,后来又在义工队伍里为患病的孩子募捐,也有不少的义工去孩子家里看望他,就这样我们陪着孩子过完了他的最后一个生日。”说到这里王爱芹的语气里有了一丝淡淡的哀伤,“尽管后来孩子没了,可孩子的父母还是很感激义工们的帮助,直到现在还跟我保持着联系。”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确实是需要别人帮着拉一把的,尽管我们的能力都很有限,但就算是最微小的付出在他们看来或许就是最大的帮助。”王爱芹对记者说道,“还有敬老院的老人们,他们也许在生活上是无忧的,可是他们的心却是需要慰藉的,还有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幼小的心灵或许会因为家庭的破裂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时候来自社会的关爱或许会让他们重新找回失去的快乐。”

>>萤光义工负责人:

爱心接地气

公益为民生

活动促和谐

滨城区红十字会萤光义工筹建于2009年3月,自成立以来,本着“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服务宗旨,踏踏实实做好事,深入持久献爱心。几年来,萤光义工深入村镇、企业、校园、医院、社区、家庭及敬老院、残疾人学校等福利机构,看望孤寡老人,慰问聋哑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救助重症学子,走访贫困家庭,开展公益培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好事、实事。

2010年,萤光义工被评为滨州市“博爱先进单位”称号。截至目前,已拥有义工成员200余人,并有市立医院、滨城烟草、麦迪逊KTV三个集体组织加入。近几年先后组织爱心活动150余次,足迹遍及滨州城区及滨城各乡镇办事处,用奉献精神诠释了“志愿者”这个光荣的称号。

一个公益组织,如何将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如何将爱心传递到那些生活在最底层、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中去?经过思考与调研,“萤光义工社区行”于2012年10月中旬正式拉开了帷幕。社区行活动包含两项内容:一是针对大众的公益讲座,包括法律知识、子女教育、爱牙知识、爱眼知识、礼仪沟通等知识的宣传普及;二是弱势群体帮扶,深入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等特困人口的家中送温暖、献爱心。

谈及此项活动,萤光义工负责人说,成立三年来,萤光义工组织了集体性大型公益活动达150多次,足迹遍及滨城大地,为众多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重症患者等送去了红十字会的关爱与温暖。在活动过程中,越来越发现,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都在最基层,而社区是与基层百姓联系最密切、最了解辖区居民生活状况的政府组织,与社区紧密联系,能使得公益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更能帮助到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如今党和政府照顾得不错,居住条件、生活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说物质生活并不匮乏,而很多生活在小区、村居里的孤寡老人可能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难以保证。如果说公益组织去敬老院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为那些无人照料、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就是雪中送炭。”

爱心接地气、公益为民生、活动促和谐。经历了三年公益历程、凝聚了诸多爱心人士、明确了发展思路方向的萤光义工,必将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爱心奉献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并不出众,却用自己的付出谱写出华彩乐章;他们并不出彩,却将文明的种子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并不善言,却用实际行动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一次真情的投注,收获的是乐于奉献的喜悦;每一次爱心的播种,收获的是爱满人间的温暖;每一次诚心的付出,收获的是春风化雨的温柔。因为坚守,所以付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践行公益,他们在路上!

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来临之际,让我们把眼光投向这些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的群体,用我们的笔触剖析一个个社会公益组织的萌芽发展和壮大,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新闻推荐

“小红帽”街头学雷锋

□本报记者 徐志强本报讯 3月5日,50余名头戴红帽的滨州丽都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员工走上大街,手持抹布以及垃圾桶,为城市做清洁。“今天是学习雷锋日,我们公司为此组织...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点点萤光照亮爱心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