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有啥好东西!” 晚报记者 位鲁江 摄
>>>为“占地盘”摆摊早 两件进口货惹人瞧
吉泰阳光小区的赵玉泽是第一个在换物大集上摆摊的人。虽然距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但赵玉泽那摆好多时的小摊前已经围满了人。
“我前天就知道换物大集这个活动了,我可是早就做好准备了。经常摆摊的人都知道,摆摊要在有人气的地方摆,我来得这么早就是为了找个好位置。早上过来后,我发现鲁北晚报的活动横幅前就不错,于是就在这里摆上了。”赵玉泽站在自己的小摊前自豪地说。
赵玉泽的小摊上货品丰富,既有洗衣粉、运动鞋、电饭锅,也有电蚊拍、旧款手机,而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他的两件进口货。“我平常喜欢种点花草,家里有不少剪刀、锯子一类的东西。这把剪刀是我去台湾旅游的时候买的,这把锯子是朋友从美国带来的。现在用的少了,拿到换物大集上看看有没有人喜欢。”赵玉泽说。
由于赵玉泽摆摊早、位置好、人气足,活动刚开始他就成交了一笔买卖。赵玉泽用一块旧款手机换得一套拔罐器。“这块手机我好久不用了,而最近我想买一套拔罐器,这下巧了,没想到在换物大集上把问题解决了。”赵玉泽高兴地说。
>>>小摊摆上土特产 与市民分享家乡味道
尽管只有一件换购物品,但常女士的小摊仍然吸引了很多市民,因为那是整个大集上仅有的一份土特产。
在市民充满好奇的目光下,常女士拿出一个包装讲究的礼包袋,打开后从里面拿出了两包东北土特产。“我的老家是东北吉林的,这两包是我家乡的土特产。这一包是秋耳,另一包是冬蘑,这是我今年春节刚从吉林老家带过来的。”据常女士介绍,因工作原因,她和丈夫于2011年12月来到滨州,虽然慢慢开始习惯滨州的生活,但也十分思念老家,因此每年春节回家的时候,常女士都会带很多土特产到滨州。
“现在来到了滨州,这些土特产能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常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她从老家带回来的蘑菇和木耳格外多,因此想趁着换物大集的机会,把家乡的土特产拿出来与市民分享,也希望让滨州市民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多的了解。
>>>收藏者带来清刀 想买须是有缘人
说起换物大集全场最大的明星,非段先生带来的一把清刀莫属。
换物大集开始不久,段先生带着一个古色古香的长方形刀剑盒来到现场。当他打开盒盖时,现场市民的目光迅速被盒中的刀吸引了过来。“这把刀是一把清刀,我平时喜欢搞点收藏,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从西安给我淘回来的。这把刀非常锋利,可以一下砍断钉子粗的铁丝,据朋友说这把刀的材料是炭烧花纹钢,与龙泉宝剑的材质一样。”段先生一边向围观市民展示清刀一边说。
对于此刀是否属于古董,段先生表示自己也不清楚,而自己参加这次换物大集目的,也是想听听其他收藏者对刀的评价。
“这是好朋友送的,而且我自己也喜欢,因此不能随便就卖了。这次拿出来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如果真有人喜欢,那也要看看是否是有缘人。”段先生说。
网上“换物大集”
继续举行
□晚报记者 位鲁江
晚报讯 本次换物大集结束后,不少晚报读者和网友得知消息后又打来电话或在“鲁北晚报换物大集QQ群”里留言,想置换自己的物品,并表示如果有朋友想要而没有合适物品交换的话也可以低价出售。
网友“无声笛”:“有一个全新的Zippo火机,想置换一个商务包或一个全新的杯子。”
网友紫月雨馨:“有几张闲置不用的火锅地桌,看能不能换购一辆电动车。”
网友子萧:“有一辆扭扭车,买了后基本没用,成色很新,买的时候花了98元,在宝宝屋买的,底下的轮子是低的那种,适合小的宝宝起,不容易摔倒。别的地方都很好就是电池好像快没电了。”
基于读者需求,本报欢乐社区行之“换物大集”除了举办现场活动之外,在群里也开设网上换物活动,群友们可将自己物品的照片及联系方式在群内予以发布,鲁北晚报换物大集QQ群372319064。当然也可加入本报微信:鲁北晚报官方微信(lbwbsd)关注更多信息。或拨打本报电话:2112128、15216492979(可短信)留下您的信息。
□晚报记者 王洪智
3月29日上午,本报“欢乐社区行”之“换物大集”在吉泰阳光小区健身广场热闹开张。在活动现场,来自多个小区的市民们带来了自己的换购物品,这些物品中既有电饭锅、洗衣粉、运动鞋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进口货、外省特产、个人藏品等“奇珍异宝”,惹得市民争相围观,火热换购。
新闻推荐
清明假期小客车高速免单 免费时间:4月5日零时至4月7日24时期间如需路况信息或遇突发情况可拨打96660服务热线
□晚报记者 崔 畅通 讯 员 王静波晚报讯 清明节临近,记者从市公路局了解到,今年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将继续对小型客车实行免费政策,免...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