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杨秉利:周总理惦念着我们

来源:鲁北晚报 2014-04-02 18:06   https://www.yybnet.net/

▲1970年2月13日,周总理在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接见滨县杨柳雪大队革委会主任杨秉利 ▲杨秉利为记者讲述周总理的故事 ▲怀周祠成为滨州人纪念周总理的主要活动场所

周总理的精神是我们的正能量>>

“周总理的精神是一种正能量,必须传承下去”,杨秉利说,“每年的1月8日周总理逝世纪念日、3月5日周总理诞辰纪念日和清明节等重要日子,我们都要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年年如此,主要面向学生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学生们学习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则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来到怀周祠学习周总理‘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杨秉利介绍,周恩来总理去世以后,杨柳雪村民每年都以各种方式祭奠和怀念总理,尤其是在“怀周祠”落成之后的十几年里,每年的重要纪念日,乡亲们都会来到播撒总理骨灰的黄河滩,举行祭奠仪式,告慰总理在天之灵。

记者了解到,杨柳雪实验学校2012年正式更名为怀周学校,滨州市滨城区第一小学,被中央文献研究室批准设立“周恩来班”,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周恩来班”,怀周祠也被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驻滨高校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着一批批当代大学生。学生们的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每逢清明时节,学生们来到怀周祠祭扫、朗诵诗歌,写日记、作文等,周总理的精神已经传递给下一代。

怀周祠是缅怀周总理的平台>>

1998年,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杨柳雪父老乡亲开始计划筹资建设怀周祠,让子孙后代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

为兴建怀周祠,杨秉利忙碌开了,就在这个项目快出眉目时,杨秉利检查出癌症,他把子女叫到面前,说:“如果我走了,你们有钱也要投到纪念馆上。”后来,他与病魔顽强斗争,终于转危为安。出院后的杨秉利又忙碌开了,跑审批,定图纸,选材料,甚至一块假山石,都连下临朐三次,在此期间,有不少人听说是为周总理建纪念祠,纷纷出手帮助,大开方便之门,出钱出力出点子,2001年6月30日,怀周祠正式开馆。

令杨秉利感动的,还有当地居民,他们不仅自发集资援建,而且在精神也是高度认同。他举了两个例子:有位老先生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怀周祠,他说,听说这里建了怀周祠,趁着还能动,特地赶来看看。还有两个五十上下的农民骑自行车赶到怀周祠,正逢怀周祠没开门,他们就绕怀周祠一圈,看了又看。在杨秉利看来,当地的百姓仍对周总理当年的关怀感念不已,这也说明老百姓的心和周总理贴得最近。

杨秉利表示:“怀周祠是缅怀周总理的平台,也是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的确,在怀周祠,周总理的精神具体可感,周总理的故事,仍在乡间流传。

周总理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党,他一生无儿无女,是生前的支部书记怀抱着他的骨灰。邓颖超在丈夫逝世的当天,即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周恩来生前的最后一个请求:骨灰不保留,要撒掉。1976年1月15日,周总理的骨灰分别播撒在北京上空、密云水库、天津海河以及山东北镇段的黄河,“周总理还惦念着我们”,杨秉利说。

如今,怀周祠已成滨州人民追忆周总理的主要活动场所,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总理给我们送来拖拉机>>

“1969年,周总理考虑到抓经济,想在棉产区中找一个典型,惠民地区是山东乃至全国的主要棉产区,中央派来了苏代新、马杰三二位同志,走了惠民地区的几个点,最后来到了杨柳雪,听完我的汇报,又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了解情况,查阅了棉花销售的往来账目,1970年,国务院通知山东省委,上报杨柳雪典型材料,同时确定该大队革委会主任杨秉利作为代表参加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杨秉利对记者说。

1970年和1971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周总理三次接见杨秉利,关心杨柳雪的情况。令杨秉利记忆犹新的是,1970年2月13日晚7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接见了出席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的全体人员,在接见过程中,周总理说:“请杨秉利同志上来。”杨秉利走上前去,总理和他热情握手,拉过一把椅子说:“请坐下。”在听完杨秉利汇报的杨柳雪粮棉的生产情况后,周总理说:“双高产,双贡献,了不起!向你们学习!”

周总理又问杨秉利哪年入的党,家里有几口人,有什么困难,问到年龄,杨秉利答:“三十岁。”周总理对大家说:“你们看,人家才三十岁,就是模范,向你学习!”

不久,《人民日报》记者根据杨秉利的发言写了一篇《我要做一根好线》,发表时改为《棉区红旗杨柳雪》,杨柳雪的名字也从此走向了全国。那也是杨秉利一生中踌躇满志的时刻,巨大的鼓舞,巨大的欢欣,四十多年过去了,那场景仿佛还在眼前——周总理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洋溢的鼓励,令杨秉利难以忘记。

“当时是计划经济年代,我们的农药、化肥都是自己花钱买,不过,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给我们优先配给”,杨秉利说,“1970年冬天,周总理派人给我们送来拖拉机,全村老少都跑来看,欢声笑语,热闹极了,就像过年一样。后来,经济条件宽松了,杨柳雪又自购了一台拖拉机,将周总理派人送来的那台拖拉机送给了原单寺公社小赵家大队。”

杨柳雪为什么会引起周总理的关注?

杨秉利介绍说:“杨柳雪的特点是盐碱地,棉粮套种,双高产,在全国来看,我们的产量不一定是最高的,但这里是盐碱地,棉粮套种,还是双高产,这是很难得的。”

杨柳雪这个典型树立起来,旨在带动棉花生产,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问题,难怪周总理为之挂怀。1974,周总理还在病中特地问起杨柳雪的情况,这令杨秉利等人感慨不已。

□晚报记者 盛文强

在上世纪70年代初,滨县杨集公社杨柳雪大队成为周恩来总理亲手树立的粮棉双高产典型,被誉为“棉区的一面红旗”,同山西昔阳县的大寨一样,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从此蜚声全国。时至今日,杨柳雪人仍然没有忘记周总理,滨州人也没有忘记周总理,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到了原滨县杨柳雪大队革委会主任杨秉利,听他讲述周总理与滨州、与杨柳雪的往事。

新闻推荐

5月,咱就能和新航母合影了 □外装投入超1200万元 □7月可实现直升机起降 □明年1月正式试运营

■4月1日,中海航母改造升级工程现场,几位工人正在搬运设备。 ■航母甲板位置将重新铺设、搭建LED地屏和舞台。■4月1日,滨州中海航母改造升级工程正式启动。□晚报记者&...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杨秉利:周总理惦念着我们)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