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市救助管理站刘飞鹏: 为流浪乞讨人员搭起回归的桥梁

来源:鲁北晚报 2016-06-23 16:14   https://www.yybnet.net/

滨州市“最美民政人”系列报道之一

美丽滨州梦

温馨民政情

开栏的话:2016年,滨州市民政局再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美民政人”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弘扬民政为民精神,展示民政岗位上的模范人物风采。在评选过程中,这些民政工作者鞠躬尽瘁、不辞辛劳的鲜活事迹让人感动,呈现出民政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从即日起,《鲁北晚报》将陆续刊发11位“最美民政人”的事迹。

在城市街头,看到风餐露宿、衣衫褴褛的流浪乞讨者,你会心生恻隐还是心怀厌恶?虽然在这些人中间,不乏别有用心者靠“演技”来博取他人同情,但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在异域他乡流浪多年,迫切地想找到回家的路和故乡的亲人。

市救助管理站服务的对象,正是这些流浪乞讨人员。诚然,这些流浪者成分复杂,既有身体和精神残疾的人员,也有身患重病者,甚至患有各种传染疾病。很多人都对他们“敬而远之”,但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却始终以家人般的温暖和耐心为他们服务。刘飞鹏便是其中之一。

□通讯员 李海涛 王茜茜

>>>四年坚守救助一线

这份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2012年,刘飞鹏来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如今四年过去,他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勇于担当,也让他赢得了无数受助者的感激。记者了解到,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轻松:寒冬腊月出动夜巡、远赴千里送人回乡、半夜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样的场景,在刘飞鹏的工作中一次次上演,就像在办公室接一通电话一样寻常。

刘飞鹏记得自己刚来救助站不久,曾到市优抚医院对滞留人员进行回访。当时一名滞留站内3年多的受助人员引起了他的注意。虽然这名人员说话含混不清,但刘飞鹏还是敏锐地听出了“金冢子”、“于河”等字眼——而这些正是刘飞鹏的老家,潍坊乡镇的名称,这让刘飞鹏兴奋不已。他当即与潍坊安丘救助管理站取得了联系,经反复核对,终于确认了这名受助人员的信息,而此时离这名受助人员离家出走已有十年时间。“受助人员的儿子连夜赶到了滨州救助站,接回了他的母亲。当看到分别十年的母子相拥而泣的时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信念。”刘飞鹏说。

在救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工作人员冷静处理。2014年10月1日下午,派出所民警送到救助站一名威海籍女性。在等待其家人来站接回的过程中,该名受助人员突然精神病发作,在站内到处乱走、乱爬,并声称要跳楼。为了保护受助人员的安全,刘飞鹏耐心细致地陪她谈话拉家常,聊她的家乡、求学经历以及去过的地方,以此来安抚她的情绪。在受助人员情绪稳定后,为防止出现意外,刘飞鹏还寸步不离地跟在受助人员身旁,一直到凌晨三点多。当受助人员的父亲来到站上,看到阔别数月的女儿得到刘飞鹏如家人般的照顾时,他感动之余执意要留下几百元钱表示感谢,被刘飞鹏婉言拒绝。

凌晨,寒风,室外。这三个词能够概括冬日里救助管理工作的时间、环境和地点。

2015年1月的一个凌晨,正在单位值班的刘飞鹏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称在滨州市汽车总站发现一名流浪人员。刘飞鹏立即与同事赶往现场,在现场发现了一名女性受助人员,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经过沟通,这名流浪人员说出了家人的信息,但拒绝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天寒地冻,尽管流浪人员拒绝救助,刘飞鹏却不能放任不管,只好联系她的家人到现场将其接回。在等待的那段时间内,受助人员一直不停地走动,为确保她的人身安全,刘飞鹏一直悄悄跟在她身后,在寒冬的凌晨围着车站转了3个多小时。早晨五点多,受助人员的家属赶到现场时,刘飞鹏已经全身被冻透,身体瑟瑟发抖。

救助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是不怕脏、不怕苦。2015年4月的一天夜里,救助管理站接到电话,称在黄河大坝下有一名受助人员。刘飞鹏与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在黄河大坝的一个树林里发现了一名受助人员。因为刚下过雨,天气阴冷,大坝下泥泞不堪,而且这受助人员大小便失禁,浑身散发出难闻的恶臭,让人难以忍受。但刘飞鹏毅然到大坝下面将这名受助人员背到了救助车上,送往医院救治。

优质的服务水平,离不开熟练的业务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刘飞鹏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2015年,他考取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并将社会工作的方法用于救助管理工作。在帮助长期滞留人员找家的过程中,他运用倾听、认同、同感、尊重等工作技巧与滞留人员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智力和精神疾病障碍的滞留人员,刘飞鹏总结了“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的四步寻亲工作法,帮助多名长期滞留人员寻亲返乡成功。

2013年12月,河南平顶山籍受助人员吴根被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在站的2年半时间里,刘飞鹏一直没有放弃为吴根找家,每次回访的时候,刘飞鹏都耐心地与吴根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年5月的一次回访中,吴根无意中说出了一个叫李王庄的村名,刘飞鹏留心记下,通过到公安机关查询、与李王庄书记沟通,终于确认了吴根的身份。当刘飞鹏把吴根护送回家时,吴根的女儿为救助站送上了锦旗并激动地跪了下来,她说没想到自己今生还能见到父亲。

这些年间,刘飞鹏伴着受助者去过河南、辽宁、云南、贵州、四川、黑龙江,无数遥远而陌生的城市,最长一次火车坐了50多个小时。把流浪者送回他亲人身边时,会感到一种真切的踏实和成就感。他也曾经历过受助人员的谩骂,甚至被砖头扔过,家里人常说他:“领导不认识几个,对街上要饭的却如数家珍。”而他却说:“我们的工作就像是在帮流浪乞讨人员搭起回归幸福生活的桥梁,但当看到失散多年的家人得以相聚、离家多年的游子落叶归根,我们所有的付出就有了最好的回报。”

>>>忍受寒暑 不怕苦累 只为确保受助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四步寻亲工作法” 帮助多名长期滞留人员寻亲返乡

新闻推荐

滨北3257名党员领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口袋书》

□通 讯 员 冯志强晚报记者 王  娜晚报讯 “这本‘口袋书\’体积小,内容丰富,最关键的是便于携带,无论在什么地方,随时都可以拿出来...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市救助管理站刘飞鹏: 为流浪乞讨人员搭起回归的桥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