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尽己所能关怀需要帮助的人在滨州市沾化区福彩销售管理站,有这样一位“机车哥”,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奔波于20多个站点之间。他叫刘波,虽是一名普通的福彩销售管理员,却在十几年中创下了3000余万元的公益金,先后被省、市评为“高级管理员”和“先进个人”,展现出一名福彩工作者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职业态度。
勇挑重担,让电脑福彩在沾化落地生根
2000年,电脑福利彩票开始问世。以当时的眼光,并没有多少彩民对这种“高科技”的投注方式热衷。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应该怎样卖出第一张彩票,更没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而刘波凭着对福利事业的满腔热情,挑起了这副重担。
当时的沾化共有26个投注站点,其中县直15处,乡镇11处,刘波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布点到培训、维修,再到报纸发送、即开票配送,他每天独自一人往返于20多个站点之间,风里来雨里去。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从早上忙到晚上10点多。他说,只要能让电脑福利彩票这个新生事物在沾化开花结果,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有付出就有回报。沾化仅38万人口的县区,却实现了超过50余万人口县市的销量。从2003年起,始终保持在63%以上的市场占有率,福彩销量已由当初的每年50万元,达到了年销量3000多万元。沾化的福彩事业一步一步走向辉煌。
心系公益,尽己所能关怀需要帮助的人
九十年代初,福利彩票以有奖募捐的形式红极一时。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波接触并正式加入了这个以慈善为目的的公益事业,一干就是16年,把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福彩事业。“没有别的,因为我热爱公益,而福彩就是最大的公益。”刘波说。
2014年9月,沾化区下洼镇一名14岁女孩在上学途中被摩托车撞伤,开颅手术花了近21万元,而肇事者仅赔偿了不到1万元。巨额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沼。刘波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赶往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并将情况上报市福利彩票中心。很快,刘波上报的情况被纳入滨州福彩2014“暖心行动”,为这个困难家庭申请下了2000元的救助金。
2015年3月,福利彩票销售业主李殿芝的丈夫因意外突然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李殿芝不仅要照料年事已高的婆婆,还要照顾患有智力障碍的孩子。生活的劳顿让李殿芝心力交瘁,担心自己一个女人无法面对以后的生活,一度向刘波提出要放弃彩票销售。为了帮助这个家庭,刘波和他的同事多次到李殿芝的销售点看望她,并组织了10个站点的福利彩票销售人员对她进行救助,带给了李殿芝重新面对考验的勇气。最终,李殿芝坚定了干下去的决心,生活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轨道。
急彩民之所急,盼筹集更多公益金救助弱势群体
2015年,正是福利彩票“3D游戏”热销期间,许多彩民追号电话投注。有一位外地彩民在沾化做生意,每次都请刘波代购彩票。有一次,这位彩民买的彩票中了15万元大奖,结果出来后,刘波也替他高兴,迫不及待的想第一时间把喜讯告诉中奖者。可无论刘波怎么打电话,却始终联系不上这位彩民了,这让刘波焦急万分。
要知道,当时彩票的有效期限是一个月,一旦过期彩票就将作废。15万元对于彩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就此错过,中奖彩民不知会有多懊恼。一周以后,这位彩民的电话终于打通了,当中奖者拿到奖金的那一刻,他对刘波满怀感激。他说,正是有像刘波这样心系彩民的销售管理者,自己才没有错过属于自己的幸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是一名福利彩票销售者、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彩民。我深深明白中奖对于一个彩民的意义。”刘波说,“我最大心愿就是筹集更多的公益金,能够用在更多的残贫困弱势群体身上。”
新闻推荐
...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