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后的乡村路,泥泞了一代又一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诸多的乡村振兴行动,让滨州乡村有了彻底改观。这是1999年滨城区堡集镇(今三河湖镇)某村的场景。
?1996年,滨城区尚店乡(今杨柳雪镇)初家村男女老少登上土堆观看即将建成的村水库。当年,参加农村社教工作组的包村干部通过社会主义教育,解决了群众意见大的难点问题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当时初家村最大的问题是群众用水浇地问题。
?1996年8月,黄河大水。在严峻的灾情面前,干部群众众志成城筑堤抢险,与疯长的洪水抢时间,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1997年,为了扫除鼠害,爱委会工作人员在拌灭鼠药。
?1998年,滨州影剧院广场开始改造。拆掉自来水公司腾出空地建草坪。大草坪、大广场是当时的时尚。
?1997年3月,几个孩子在滨城区单寺乡(今秦皇台乡)某村村边跑过,地上泛出来的碱饹馇成了成为当时贫瘠落后的真实写照。
?1997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滨州市(县级)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城夺杯活动。改造农贸市场、清理垃圾死角,拆墙透绿、整治环境,全民上阵,义务劳动。这是工作人员在整治秦台干沟。
?宜居宜业,生态美丽的滨州新城。
受父亲影响,我上小学就接触到了相机,海鸥、美能达、雅西卡、富士、索尼、佳能、尼康,用过的相机能摆成一排。随身带相机,随手拍照已成生活习惯。
上学时并不懂什么摄影,就是捡好看的拍,把什么都拍好看了,不是拍人像、静物,就是拍花鸟、风光。参加工作后,才试着开始拍一些记录类的照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有太多的事物在不断消失,身边的村庄、土屋、驴车、大金鹿、老上海……尤其是翻起泛黄的老照片,突然发现当时认为的不好看废片,却承载着太多的记忆,显得那么珍贵。渐渐的,我开始有目的地拍一些纪实类的照片,抢救性记录一些即将消失的事物,也注意随手拍摄一些身边方便记录的事物,这些照片伴随着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社会的进步。
转眼参加工作已有20多年,我的相机记录下了盐碱滩上奔跑的孩子、坐牛车赶集的村妇、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红旗招展的农村社教、包村干部修路的艰辛、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从容,还有西区建设者自信的目光、保城夺杯全民义务劳动的风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忙碌的身影……张张旧照仿佛就是昨天,熟悉的面孔、飞扬的青春又唤起尘封的记忆。
弹指间,改革开放已四十周年。摄影伴随了我的成长也见证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我在自己拍摄的海量照片里,找出几个典型瞬间,展示给读者,作为滨州改革开放历程的点滴记录。
作者简介:
王昕,1971年10月生于黑龙江,祖籍河北省泊头市,现任滨城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滨城区摄影家协会主席。2013年度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
新闻推荐
生活好不好主要看社保 ——访市人社局《改革开放实录》社会保险课题组负责人、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劳宏伟
近日,市人社局《改革开放实录》社会保险课题完成,即将与广大市民见面。就该课题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市劳动...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