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郭超摄影报道)12月6日,滨州医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会上,一名学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一位打手语的老师。记者了解到,他是滨州医学院的一名听障学生,为了让该同学更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代表大会的氛围,平等行使选举权、表决权,教师马慧莹全程进行实时手语翻译。
上午8点,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资源中心负责人马慧莹老师就来到会议室,提前跟这次参会的听障学生进行沟通。“这次会议有很多政治上的用语,以听障同学的词汇量很难理解,所以我提早来到这里跟他进行讲解。”马慧莹老师告诉记者。会议一开始,马慧莹便开始根据讲话内容进行手语和口语的翻译,尽可能地让这位学生参与进来。“这个孩子信赖我,全神贯注地看着我,让我在翻译时特别感动。特别是这次翻译完,学生告诉我90%都能听懂,感觉很有成就感。”马慧莹告诉记者,譬如校训中“仁心妙术”等词语,在国家通用手语中没有约定的打法,她就尽可能地用手语、口语结合表达。
据了解,本次学代会除了这名听障学生代表外,还有两名视障学生代表,学校为此专门印制了盲文选票,以保障他们平等行使权利。滨州医学院团委书记杜珂告诉记者:“印制盲文选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既需要懂盲文的专业人士,还需要专业的制票设备。此次大会,学校为方便几位视障学生进行选举,在征求其意见的情况下,特意找特殊教育学院学习资源中心的老师用盲文打印机制作盲人选票,并安排特殊教育学院的老师专门陪同,确保他们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盲文都能感知、熟悉,同时确保投票工作的完全保密性。”
时瑜皓作为一名视障学生第一次参加学代会,他激动地说:“我是第一次行使权利,第一次用特制的盲文选票进行选举,我感到无比光荣,这是一种使命。”“学校一直以来重视残疾人发展,这次会议有三名残障学生参加,学院根据视障生代表、听障生代表需求从各方面予以关注,从如何顺利到达会场、会场座位安排、盲文选票及会议材料制作,视障生现场投票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安排。”杜珂说,下一步,打算购入两套语音转换设备,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语、口语、字幕多方面学习。
每一份特制选票,每一处贴心布置、细心安排,无不体现了学院浓浓的人文情怀和对残疾学生的爱护和帮助,于细节处见暖心,于细微中显关心,大会充分展现了滨州医学院在推动残健融合发展方面的成果和努力,保障了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切实增强了残疾人大学生的主体感、参与感和获得感。
滨州医学院作为全国最早招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在1985年创办了专门招收肢残大学生的医学二系,2012年开办视障生教育,填补了我国医学院校和山东省高校开展本科视障生教育的空白,已招收140余名视障生。2018年,学校打破专业限制,招收8名听障生入学学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成为全国首批听障本科医学生。2019年,该校全面启动国家级特殊教育示范园区项目,将着力打造集教学、科研、康复服务、生活于一体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高端优质平台。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裴庆力通讯员顾英子报道)12月5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会见了瑞士R&DCarbon公司董事长...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