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叶松从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后,成了蒙城县庄周办事处王桥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四年的时间里,这个1985年出生的小伙子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快速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用知识、汗水和干劲,在广袤的土地上践行自己的理想。
敢于创新 帮助农民致富
到王桥村任职后,叶松坚持吃住在村,深入农户调查走访,充分发挥好村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的作用,让党员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好的致富门路。远程教育传播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对村民开放网络信息浏览,帮助种植养殖大户做好农产品项目选择、市场价格查询,并对进步青年进行电脑知识运用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已成为广大群众自发充电学习的第二课堂。
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职业技能,在叶松的积极努力下,王桥村在全县率先建立了农家书屋。叶松在党员生活会、支部大会上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推介适合当地发展生产的种植、养殖项目书籍,不断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了解更多种植、养殖知识。如今,各类图书报刊已达到三千余册,基本达到人手一册,更是留守儿童周末的好去处。
王桥村是传统的蔬菜种植村,但长期以来村民并未因种植蔬菜致富。叶松经过认真调研,发现问题的症结是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在叶松的努力下,王桥村的蔬菜种植通过引进黄心菜等新品种,坚持走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农民收入提高了20%以上。如今,王桥村已经成立了3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群众30多户。
为解决村民“卖菜难”问题,叶松又主动为村民建立网络销售平台,积极与浙江、河北、江苏一些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引导农民对甘薯等作物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
立足实际 打造宜居新村
由于在村工作出色,2009年12月,蒙城县庄周办事处党委任命叶松为王桥村党总支书记。几年来,叶松先后发展5名党员,培养了35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叶松积极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多方筹集40多万元资金修通环村庄道路20余公里,有效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对村里的财务,他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做到每月一对账,“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群众一个明白”,努力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在阳光下操作、运行。
为了让村民过上住整洁房、居优美村的幸福生活,叶松紧紧围绕新农村规划,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了发展王桥古集商业市场,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找到省华祥规划设计院,对王桥村进行中心村集中规划,打造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
“我决心扎根农村,继续担负起科技推广带头人、市场经济引路人、文明新村创建人的重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叶松在三年聘期期满后选择了继续留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敢抓敢管,敢干实干,激发蕴藏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的无穷力量,使创先争优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经常性动力。
新闻推荐
9月6日,蒙城县乐土镇计生办的工作人员在向杨桥村育龄妇女宣传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计划生育保健、科学育儿知识。为了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提高育龄妇...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