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扬飞 本报通讯员 周来牵线搭桥 助力经济快发展
“民营企业到皖北投资兴业,既是对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支持,也是民营企业实现自身做大做强的良机。 ”在日前举行的“百家民企进皖北——淮北行”活动开幕式上,安徽南翔博雅控股公司的经营者签约本次活动单体投资额最大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南翔博雅健康城项目。此次活动当天,有14个项目现场签约,投资金额达217.12亿元。
省工商联组织的“百家民企进皖北”活动,已连续三年在亳州、阜阳、宿州、蚌埠、淮北等地举行,先后组织19批民营企业家460余人次赴皖北考察。省工商联还分别与宿州、蚌埠、淮北三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民营企业助推皖北发展的长效机制。民营企业在皖北三市七县签约项目共计19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600.49亿元,为皖北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省工商联成立60年来,一直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省工商联负责人表示,工商联成立之初,积极引导工商业者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号召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工商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工商联服务经济建设职能,积极协助政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为全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在省工商联推动下,安徽省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不断向前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安徽省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签约2169个项目中有2026个项目开工,投资规模9186亿元,分别占签约合同项目总数和投资总规模的93%、87%。在皖江示范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等一系列全省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同样活跃着广大民营企业家的身影。
当好助手 参政议政献良策
“‘工商联直通车\’机制建立以来,开辟了快速反映处理非公经济领域意见建议和诉求的新渠道,助推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省工商联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他们专门开展全省民营经济大调研,形成《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及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在今年召开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引用该项调研数据,此后安徽省出台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中,省工商联提出的多项政策建议均被采纳吸收。
针对民营经济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省工商联组织开展建筑行业、餐饮行业、净水行业、民办高校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建设、民间投资36条贯彻落实情况等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工商联直通车”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广泛开辟各类渠道,省工商联积极围绕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等主题建言献策。在今年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省工商联共提交17份团体提案、2份大会发言。在省政协推进新型城镇化资政会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全民创业环境”专题协商会上,省工商联分别围绕创造条件激励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安徽省民营金融大发展等主题作大会发言,得到与会人员普遍认同。
真心相待 “两个健康”共成长
“感谢省工商联对口帮扶,修建同心桥,造福一方。”日前,在金寨县斑竹园镇桥口村,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周边3000多户居民一直盼着有座新桥。
2011年,省工商联对口帮扶该村后,积极帮助当地进行新桥选址、立项、设计、招标、建设,总造价180万元的混凝土钢筋桥很快矗立起来,这是省工商联引导和带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倾情回报社会的众多事例之一。
“60年来,我们不仅帮助非公企业实现快速发展,更着力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省工商联负责人介绍,截至2012年末,全省私营企业已达30.39万户,个体工商户152.2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648.28万人,非公经济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省工商联坚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两个健康”主题,通过“同心工程”、“光彩事业”引导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省“光彩事业石台行”等活动,签订协议项目和捐款捐物合计达8.2亿元。新增省光彩事业基金4697万元,争取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2000万元用于发展老区经济,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扶贫等公益事业,取得良好成效。
安徽省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省工商联在17个省直部门服务民营经济满意度调查中名列第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国良 记者武长鹏)12月17日,亳州市谯城区颜集派出所接群众举报,依法将走村串户叫卖液化气的王某治安拘留。当日12时许,颜集派出所接颜集镇张庄村治保人员举报,有人用农用三轮车拉...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