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6日,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目前亳州市建立了“4+1”导师制,着力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工作能力。
乡镇领导当好“思想导师”。乡镇党委书记、班子成员每月与结对帮带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心理障碍和工作难题,坚定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村党组织书记当好“工作导师”。村党组织书记要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三农。要积极培养非党员大学生村官入党,保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民营企业家当好“创业导师”。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实施创业计划的有125人,有一定创业规模和实绩的有27人。全市已建立百名青年民营企业家结对牵手帮带创业大学生村官制度,一对一式直接指导大学生村官了解市场信息,拓展创业理念,促其尽快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带头致富、带民致富的领头雁。
本村致富能手当好“技术导师”。村内致富能手手把手帮带,指导村官根据村情实施本土创业,激发他们谋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通过技术指导、信息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记者 陈璐)
新闻推荐
作者展示助残鼠作品及获奖证书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利用鼠标操作电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对于没有手的残疾人来说,操作鼠标却是一件头疼事。为了解...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