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涡阳新闻 > 正文

小葡萄串起“脱贫梦”

来源:亳州晚报 2019-03-18 08:30   https://www.yybnet.net/

张俊龙指导工人张正广给葡萄剪枝

3月15日,涡阳县丹城镇白果村的葡萄农场内,果农们正在给大棚葡萄修剪定梢。时下正是葡萄发须旺长的季节,为保证园内50亩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果农们忙着给大棚葡萄修剪定梢,去掉过多发育梢和弱梢,节省葡萄树营养,提高坐果率。

这些果农多是村里的贫困户,在这座葡萄大棚内,他们通过流转土地、劳动、贷款“入股”,渐渐摆脱贫困。

葡萄棚春季到来剪枝忙

大棚内,73岁的村民张正广和大家一起忙着给葡萄树剪枝、抹芽,给葡萄树追肥追水,干得不亦乐乎。葡萄农场负责人张俊龙穿行在各个大棚间,观察葡萄长势,指导工人剪枝。

张俊龙指着旁边的葡萄树说:“这些都是我新引进的精品葡萄树,有小辣椒、恋人心、白玫瑰、超级女皇等22个品种,与普通的葡萄比,无论长相还是味道都不一样,很特别,所以也很受欢迎。”

他告诉记者,他的葡萄农场共种植了50亩葡萄,平均每亩产量在2400斤至3000斤之间。与其他农场不同,他不做批发,只做零售。“到收成的时候,我就找工人在地头卖,根本就不够卖。”张俊龙说,每到收成时,很多人慕名而来购买,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农场的葡萄还供观光和采摘。

兄弟俩返乡创业种葡萄

张俊龙今年35岁,他告诉记者,因父亲去世得早,家里兄弟多,贫困让一家人想富却没有办法。早早地,他和弟弟张俊虎便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兄弟俩在外看到别人种植葡萄做得风生水起,便决定学习种植葡萄技术。2011年,兄弟俩返回家乡涡阳,白手起家干起了葡萄采摘园,两人流转了50多亩土地,种植的葡萄效益可观,几年后不仅收回了成本。他们又投资60万元流转土地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把葡萄采摘园做成了本地的知名产业。

之后,张俊龙将葡萄采摘园全部交由弟弟张俊虎管理,主要做葡萄批发,供货给超市等批发商,他则开辟新路子,又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精品葡萄。

吸纳“贫困户股东”促脱贫

兄弟俩的葡萄园每年都吸纳不少贫困户在园内打工挣钱脱贫。村民张正广就是其中之一。

“我现在一年可以收入一万多元,目前生活的确改善了很多。”村民张正广说,因身体不好,收入少,贫困就像病一样缠着他家。为摆脱贫困,他也曾经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因年龄大了,出门挣钱也不容易。几年前,他来到张俊龙的农场打工,张俊龙不嫌弃他年龄大,农忙时他在园内工作,农闲时就负责看管葡萄园。

张俊龙的农场还有“贫困户股东”。涡阳县推出金融扶贫政策,村里的贫困户可以通过银行申请贷款,将钱拿给企业用,从中获得红利。张俊龙每年要给十名“股东”发放红利。

“农场每年可为每位贫困户创收四千至一万元。”张俊龙说,他希望能帮助身边更多的贫困户逐年摆脱贫困,变成富裕户。(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涡阳开展“三八”维权月法律进乡村活动

本报讯3月9日,涡阳县组织开展了“三八”维权月徒步普法进乡村活动。普法宣传队一行从县体育广场出发首站到达西阳镇郭寨村...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葡萄串起“脱贫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