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评论员
开展“九大专项行动”半年来,一桩桩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化解,一项项长效机制分批建立,一个个普通市民的生活因此发生着改变。“九大专项行动”,以“钉钉子”的精神抓整改落实,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转变”,真深入、真办事、用真情,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为崇州市深入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活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积累了新经验。
细看“九大专项行动”受理办结的具体事项,件件关系民生,件件检验着各级各部门作风建设的成效。小到为居民解决油烟、噪音扰民问题,大到缩短行政审批承诺时限,一个个问题的发现、解决,一项项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治攻坚,都体现了崇州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的认真态度。
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需要在“认真”二字上下工夫。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问题,根源在哪里,群众对此有什么意见看法,解决问题的成效能否赢得群众满意,如何防止问题出现反复,如何做到查漏补缺……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既要注重治标,更要注重从源头上治本,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抓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才能避免问题“复发”和“传染”。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在管根本、管长远上下工夫,在为群众办事、办好事上有新突破。群众高兴、满意,表明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了;如果群众不高兴、不满意,就说明所做的事情与群众要求还有差距,就需要紧扣“权力的透明规范运行”、紧扣“便民利民的根本要求”、紧扣“干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等要求,建立起健全管总、长远管用的制度规定,逐步积累形成解决群众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改善民生、推进崇州市改革发展新事业。
制度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在执行。目前,崇州市多个部门针对“九大专项行动”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长效机制,全市践行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的“1+5+N”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系统完备、务实管用、协调配套的制度链。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在具体执行中,要有“钉钉子”的精神,一项一项地整改、一项一项地落实,啃下群众关心的“硬骨头”;要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防止踩踏“红线”、触及“雷区”的“破窗”效应,让好的制度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结出累累硕果。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当前,崇州市正迈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面对群众的新期盼,面对改革攻坚的新课题,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办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一以贯之地运用、发扬到全市“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中,努力用干部作风的有力提升和干群关系的明显改善,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本刊讯为加快推进崇州市违法排污单位集中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工作,确保对违法排污行为清理到位、查处到位、整治到位,1月13日,崇州市召开了专项工作推进会,对崇州市违法排污单位集中综合整治工作进...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