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过,当“互联网+”成为梦想催化剂时,都会让人内心有一种莫名的蠢蠢欲动。
然而,当农业、农产品、乡村旅游等遇上“互联网+”时,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金堂县广兴镇,或许能作为一个经典的案例。
2015年7月,金堂县正式获批进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行列,厚积薄发、未雨绸缪的广兴镇凭借着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成都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役已然在这里悄然打响。日前,本报记者多次深入金堂县广兴镇,以解读“互联网+”金堂广兴蝶变背后的故事。
故事1
“互联网+”玩众筹
农产品产业项目有了新花样
前几日,一个名为“兴广众农”的产业众筹平台在广兴镇宣布上线,在成都市农村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黄欢看来,作为全省首个“互联网+农业”产业众筹APP,这样一个产业众筹平台,宣告着“互联网+农业”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新业态时代开启。
据了解,现在上线的“兴广众农”,只是该APP平台的1.0基础版,下一步将陆续推出升级的2.0综合版和3.0智慧版。
打开“兴广众农”,记者看到,在这个平台,不仅可以看到广兴镇现在最新的农产品销售信息,还有一个“众筹”的专区,游客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了解到当地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众筹项目,甚至连农家乐也可以实现“众筹消费”。
“我家的农家乐有15间房的接待能力,24小时标价1000元,但有些游客却不能全部用尽,因此,我将农家乐挂在众筹平台,有需求的游客在这个平台上自由组合,众筹到1000元后,就可共享这个农家乐24小时的使用权利。”当地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众筹模式,不仅实现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还让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
据了解,截至现在,广兴镇现代农业已形成“四大主导产业”(杂柑、甲鱼特色水产、观赏花卉、调味品原料)和“五大千亩园区”( 飞环农业产业园、甲鱼养殖基地、樱花园、芍药园和青花椒园),100亩以上产业园区达27个、农民家庭自主经营户达46户,规模经营面积达1.6万亩,飞环农业、山里来农业、宝塔樱花合作社、四众美农、九龙甲鱼合作社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在不断壮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乡村旅游产业规划了占地6平方公里的“花田广兴”乡村旅游景区,2015年3月成功举办首届“花田广兴”乡村樱花节,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000万元 ;手工加工突出本地特色,传统竹编、藤编与核桃剥壳、私房盐菜、红苕粉条等农产品初加工相结合,解决留守人员就地就业,从业人员达400多人,人均年创收近2万元,拓宽了农民增收新空间。与此同时,该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入实施“四改六治理”和“三改四进一提升”工程,先后建成樱花人家、芍药民居等多个独具乡村风格的农家院落,“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新农村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都为平台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加快推进互联网进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这些现有的优势资源,都将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走出去,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落户广兴。”该镇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
故事2
“互联网+”农产品
开辟优质农产品进城新通道
8月28日上午8点,在金堂县广兴镇宝塔村15组自家的店铺里,32岁的郑宇打开电脑,开始了上午的工作。“查看订货信息-确认订单-统计-安排发货”。郑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一边查看屏幕,一边在面前的本子上做着记录。
“京东和淘宝这些大平台,受众广,客户多,每天的订单量也大。”郑宇一边忙碌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向记者做起了介绍。“今年年初,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在自家店铺空置的位置,挂起了这块招牌。”郑宇坦言,“起初,我对互联网的东西并不感冒。但现在,‘互联网+农业’的优势,却让我与电脑\‘不离不弃’。”
郑宇所说的招牌,是广兴镇党委、政府在金堂县统一安排下在宝塔村设立的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记者看到,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配有一台电脑、一张电脑桌和一名工作人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直以来,地处金堂县东北部的广兴镇,因其典型的丘陵地貌和农业发展优势,成为金堂县乃至成都市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区域。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务实”理念,不搞标新立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确立了“一、三产业互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镇域经济的提档升级,在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基础的同时,也实现了全镇产业品质的迅速提升,曾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四川省生态乡镇”荣誉,并被纳入成都市重点打造的十八个“赏花基地”之一。
去年以来,“互联网+”的东风,让广兴镇党委、政府有了新的灵感,“借助‘互联网+’,打造\‘广兴特色’,让更多的广兴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的快车道走出去,让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来到广兴旅游,了解广兴,从而带动广兴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广兴镇相关负责人这样说,要实现“互联网+广兴特色”真正走出去,首先要实现农产品走出去,即“互联网+农产品”。据了解,广兴镇已经形成了以甲鱼、核桃等为代表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如何通过“互联网+农产品”让农产品走出去的同时,亮出“金堂广兴”这张名片,当地政府有自己的“绝招”。
成都市龙源坡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峰,是当地政府“绝招”的直接受益者。张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种植有600亩的核桃,以前,虽然也搞互联网营销,但是,只是在“微店”之类的平台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今年,广兴镇被确定为成都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后,通过当地政府和京东等合作搭建起的平台,让他的核桃销量翻了几番。不但销路好了,连价格也有了提升。“在网络上看到我们发布的消息后,很多商家都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明年的合作订购。”在张峰看来,“互联网+农产品”不仅是一个让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平台,也是一个让外来客商了解广兴农产品的窗口。
故事3
“互联网+”乡村旅游
再造一个“别样”赏花基地
虽然离明年3月中旬的樱花赏花节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位于广兴镇境内的成都市宝塔樱花基地负责人李晓琼已经开始忙碌了。“明年,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做出大动作。”9月2日,李晓琼面对记者,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让李晓琼信心十足的原因,更多得益于广兴镇党委、政府发展“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思路。
“今年,我们筹备了第一届樱花节,开幕式当日吸引游客达6万人。”广兴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首届樱花节期间,当地政府利用“花田广兴”微信平台进行网络宣传,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明年,我们将充分利用已经搭建起来的几个互联网平台,扩大对樱花节的宣传力度。”
据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广兴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先后开通了“花田广兴”淘宝网店、建立“花田广兴”公众微信和开设了手机APP政务平台,互联网应用已在全镇广泛推广。明年的樱花节期间,将在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的同时,开拓新的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平台来扩大影响力。
“拿樱花节来举例,在樱花节开始前,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会做前期的预热;活动期间,将会借助这些平台来开展相关活动;樱花节结束后,也可以做后期的宣传,为来年早做筹谋。”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立一个特色网站,将我们的旅游点位、农家乐接待能力、活动信息等第一时间进行公布,让‘互联网+’为广兴带来游客,让游客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广兴和认识广兴。”该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广兴镇还创新地提出了“互联网+环境治理”的模式,通过手机APP平台,即可对辖区内环境点位实现举报、监督等功能。
据悉,下一步,当“互联网+”模式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广兴镇还将邀请专业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境内的旅游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受游客欢迎、“点赞”多的,做适当补充,反之,则适当减少,并通过游客反映情况来作为进行星级评定的主要依据。“将广兴打造成为成都周边一个‘别样\’的赏花基地。”该镇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互联网+”的思考
值得为执政者点赞!
“互联网+广兴特色”口号的提出、“互联网+”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模式的开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记者在广兴镇采访的过程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个原本依靠农业发展立足的乡镇,依托着“互联网+”的春风,未雨绸缪、拓宽思路,发生了蝶变。归根结底,是当地党委、政府的思考,也是信心与决心,坐地执政,服务为民,抓住东风,提档升级,这样的执政者,这样的党委、政府,值得点赞!
傅利常 本报记者 陈泳 赵荣昌 文/图
新闻推荐
高科技的、大规模的现代农业依赖于智能化的技术。利用高科技技术,促进农业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成本下降都有积极意义。据记者了解,金堂县农民郑永友、当地土专家林培森共同研制出了食用菌工厂化集...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