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艺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间手工艺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妥善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民间手工艺资源,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精品旅游区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今天,各地应更加重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开发,以此实现旅游与经济价值的双重丰收。”有知名学者如此说。
小手艺也能实现大收益
谈及传统手工艺,人们不得不提到义乌的小商品市场。30多年前,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品成交、市场建设还是一片空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义乌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在政府的合理管理和引导下,走上了良性循环之路。
“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国家、地方历史与文化的体现,充分反映着当地的人文特征,已成为人们旅游购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杨继瑞如此评价传统手工艺的作用。
事实上,随着旅游产业不断得到开发,传统工艺已走出深闺、走向市场,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在广东较为知名的藤编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藤编工艺品现已出口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丰硕的经济效益。
实际上,沿海等地的藤编、木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在成都,拥有藤编、竹编、木器资源的地区,还存在资金缺乏、产业不集中、设计缺少创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恶性竞争大、无品牌效应等缺陷。“目前,我国正经历全球化、都市化发展过程。民间文化与旅游和商业的结合,是保护民间文化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双赢举措,也是实现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现有开发中,传统手工艺多数处于′配角′地位,其丰富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这就需要促使传统手工艺从辅助性旅游资源向核心旅游资源转化。”谈及对传统手工艺的打造,杨继瑞如此说。但他强调,传统手工艺产品的设计,要突出其文化、体验属性等,满足游客体验的需求,实现旅游经济体验效益。
传统手工艺应走向市场
“传统手工艺在未来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其打造必须依托地方特色,而且,市场才能真正检验传统手工艺的价值。”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事实上,成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使其在传统手工艺打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受众多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制约,不少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尚未制定专门针对手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具体举措,不少手工艺产品也还停留在大众日用品阶段,缺乏深层次的打造,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效益。更令人惋惜的是,虽然不少地区已开始重视传统手工艺开发,但没有形成规模,产业打造粗糙、落后,以此形成主题旅游景观或项目,根本无法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传统工艺应该是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保护,加强宣传和产品营销,将传统工艺融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卢阳春表示,在开发传统手工艺的过程中,应着重提升其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创新型产品和现代营销体系,将手工艺和地方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延伸产业链条,突出展示、销售、互动体验等多种形态,鼓励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的升值与增值。“这之中,政府的作用无疑非常关键。”她认为,地方政府应在资金、税费支持、投融资促进、人才推进、龙头企业引进等方面开展“大手笔”,只有政府率先行动,传统手工艺开发才能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
“开发传统手工艺,既要重视数量,更要确保质量,要以传统手工艺打造地方旅游经济的新名片。”崇州联创城乡统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世昌认为,传统手工艺必须走入市场,通过对生产、营销、服务的立体整合,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品牌和营销的双重保障。“传统手工艺的开发必须是内外突破,内是指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旅游示范基地、示范区,组建内部营销团队、品牌团队;外是指要借助行业协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的力量,形成合力,产学研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之路。”马世昌表示。 (袁永昌)
新闻推荐
本刊讯这个月单位为自己缴了公积金没有,个人公积金账户上还有多少余额,每年委托提取的公积金是否已经按时到账……从10月起,缴存职工只需要发送一条手机短信,就能轻松查询到相关的个人住房公积...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