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西博会上,成都再次刷新“领跑成绩”:共签约项目214个,签约金额高达1535亿元,创下历届西博会签约项目数、签约金额的新高,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不仅是在西博会,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走进成都,谋求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新商机。这座“财富第四城”背后,有何动人之处?
□本报记者 黄泽君
源自城市优化的内生动力
会场上,成都市政府分别与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成都地铁公司分别与中电建、中铁建签约合作,两大巨头将分别斥资逾50亿元,参与成都地铁4号线西延线以及10号线的建设。
会场外,成都市正式推出区域尾号限行“新规”,并将对17个高峰分流点和路网交通情况进行评估。在大力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同时,成都也在不断优化城市内部的交通环境,通过“一面疏,一面堵”的方法,缓解“阵痛期”的艰难,坚持实现“交通先行”的兴市目标。
同一天,受到广泛关注的成都“北改”工程亮相西博会,今年成都将启动“北改”重点项目112个,总投资规模达1400多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城市综合体建设……大刀阔斧的改造,正在城北土地上进行着,更多商机也在这里涌现。签约仪式上,成都与各投资商签下11个合约,总投资将达488亿元。
源自产业发展的倍增信心
西博会上传出捷报,截至目前,在蓉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29家,继续保持中西部第一。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并不令人看好,但这个数字仍在今年迎来了 “小井喷”。仅今年1-9月,成都就新增世界500强22家,其中,境外企业13家。
同样逆势而上的还有利用外资的数量。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成都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达5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62%。
全域开放的姿态,让成都在招商引资、营造投资环境等环节,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包容并蓄的氛围下,产业发展也步步攀升。“产业是成都国际化发展的支撑力量所在。”成都市投促委副主任陈赋说。
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天府新区冲刺在前。天府新区汽车产业投资说明会,借助西博会平台提升天府新区汽车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天府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说明会,重点推介天府新区双流片区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吸引仁宝、纬创配套企业、物联网企业以及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来蓉投资;
天府新区新材料产业投资说明会,重点展示天府新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投资环境,提高天府新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在业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以产业发展为支柱,“投资西部,首选成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海内外知名企业的普遍共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川成都督院街,四川博览事务局对外联络处。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对外联络处的宁光霞准时到单位上班。开完总结第十三届西博会的局长办公会,宁光霞回到办公室就忙着落实11月份去印度参加亚洲...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