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王欢
空气污染
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对我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
噪音污染
高强度的噪音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的危害十分严重。而噪音每增加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相应增加。
垃圾污染
目前,烟花爆竹所产生的固废垃圾采用填埋处理,但一些垃圾填埋场还承担着沼气发电功能,无疑就是一个天然“大火药桶”。此外,如遇下雨或下雪,还会污染周围河流。
前天晚上是元宵夜,也是今年成都市区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市内各处都上演了“最后的疯狂”,此起彼伏的鞭炮和烟花一直放到昨天凌晨,留下大街小巷的一地鞭炮屑。据初步统计,仅元宵节一晚,成都市区内因燃放烟花爆竹而产生的垃圾就高达100多吨。昨天凌晨,当你放完烟花鞭炮仍在被窝里酣睡时,环卫工人已经开始了加班加点的一天。
一个环卫工人的辛苦
她元宵夜破例加班 一晚上只眯了3小时
环卫工:扫了一晚上 就眯了3小时
“我就晓得,大年十五夜里放烟花爆竹的人肯定少不了,所以晚上9点我就来了。”负责香格里拉酒店附近路段的环卫工周大姐说,平日里,她每天只需要在清晨5点到7点之间清扫一次路面即可,但前天晚上她却破例“加了个班”。“我负责的路段刚好有个烟花爆竹销售点,那附近方圆百米内,鞭炮啊烟花啊一晚上都没停过。”周大姐说,当时她一直在路上来回巡逻,一听到哪里有鞭炮烟花响,就要尽快过去处理———先得把有人放在路中央燃放的一些大烟花拖到路边,以免影响交通,再把一些较大的包装纸、废鞭炮用手捡起来堆在路边,然后才用扫帚清扫路面上的鞭炮屑。如果有些鞭炮烟花还在冒烟,她还会上去踩两脚以防起火。
前天晚上,周大姐连家里的团圆饭都没来得及吃就出了门,从晚上9时许一直扫到昨天凌晨零时许,干得腰酸背疼。而回家眯了3个多小时后,她又得起来继续干,“早上来了一看,又是满地的鞭炮屑,只好叹口气继续扫。”周大姐说,昨天早上几乎所有附近的环卫工人都比平时多干了1个多小时,勉强赶在早高峰来到之前才把地面全部清理干净。
负责滨江东路九眼桥西侧约200米路段环境卫生的肖显华说:“早起一看,爆竹纸屑、用过的仙女棒和万花筒等一地都是,还有好多十来斤重的大烟花,得两人一起才能抬上垃圾清运车。”昨天早上,平时7点就能下班的肖显华一直扫到了8点过,才把负责路段上的鞭炮垃圾清理干净。“之前我还看到过有人抬了一箱子‘钻天猴\’,站在九眼桥上对着河面一根根地点,燃尽了之后烟花就掉进了河水里冲走了,我上前劝阻,他也不听。”
司机:8吨垃圾车 整整跑了15趟
在位于东大街的一个垃圾中转站内,垃圾转运司机马先生说:“从昨天凌晨3点开始,我就没歇过一口气,8吨的垃圾车,我整整跑了15趟!”他表示,附近社区的生活垃圾平日里只需要跑9趟左右就能全部运往垃圾处理厂,而昨天早上多出来的这6车,几乎全是各种烟花爆竹的残渣。“这些东西还不能简单焚烧处理,必须要先压缩再固化填埋,处理起来很费事。”
成都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在今年春节中,除夕夜和元宵夜是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最集中的两天,据初步统计,仅元宵节一晚,成都市区内因燃放烟花爆竹而产生的垃圾就高达100多吨。
网友:娃娃次日开学 好影响休息
恰好昨日既是周一工作日,又是不少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不少网友纷纷抱怨,断断续续一直响到凌晨一点过的烟花爆竹声既影响大人孩子休息,又累坏了环卫工人,应该彻底禁止。“这是旧时的陋习,早该改一改了!”新浪网友“小谰子”在微博上写道。
“虽然环卫工人确实很辛苦,但是过年怎么能不放烟花,冷冷清清的很没意思。”住在水井坊社区的林女士说,她不愿意把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一刀切”式地禁掉,“放还是要放,可以倡议大家少放点,或者放完了鞭炮的人,帮到环卫工扫下地嘛。”
“几乎没有人在放完烟花爆竹后,会帮着扫下地的,最多就是把放过的烟花扔进垃圾桶里。”肖显华说,要求大家放完鞭炮帮着清扫很不现实,只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的辛苦,能少放些,时间集中些就好了。他表示,其实今年的烟花爆竹垃圾和往年相比已经减少很多了,因为初一到十四期间放鞭炮的人相对较少。“每年辛苦这么几天,能让大家过个热热闹闹的年,我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一个现实的环境问题
你能想到“清”晨不再 却不知填埋场之难
空气污染:
有害气体危及呼吸神经系统
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当硝烟弥漫时,这些气体对我们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
烟花爆竹燃烧生成的烟气中氮氧化合物主要有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以NOx(氮氧化物)表示。当NOx与碳氢化物共存于空气中时,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它刺激人的眼、鼻黏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当人们长期处于氮氧化合物含量过高的环境中就可能导致死亡。
NO2比NO的毒性高4倍,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吸入NO,可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的形成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现在许多烟花爆竹为追求色彩丰富,通常会加入钡、锶、钠和铜等重金属,这些未能完全燃烧的重金属成分,如果被人大量吸入,可能使人重金属中毒,严重的可能致命。
噪音污染:
脑血管心脏病患者危害严重
再说噪声污染。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爆炸声连绵不断,吵得人往往难以入眠。
据环保部门对武汉、上海、北京等10大城市春节期间的鞭炮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发现燃放鞭炮地区的噪声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部门监测数据可知,在1994年北京市采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措施前,除夕夜噪声瞬时最大值可达102.5至125分贝,严重超过夜间45分贝的国家噪声标准。
据了解,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得超过45分贝,也就相当于蛙鸣声。而高强度的噪音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危害十分严重。而噪音每增加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相应增加。
春节期间,高强度、高密度、长时间的噪音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就可想而知。据报道,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
垃圾污染:
污染河流 填埋场如火药库
每逢春节放鞭炮后,城市中的垃圾量就会成倍增加。然而大多数市民不知道的是,燃放烟花爆竹后留下来的固废垃圾,对我们的人身安全也有着极大威胁———许多烟花爆竹,尤其是那些大型礼花礼炮,常会出现哑火哑弹的状况,可能再次复燃,发生爆炸。
这样的隐患对于垃圾填埋场来说,可谓如临大敌。每年春节,都是垃圾填埋场最为紧张的日子,一早上就要准备大量的消火栓、水龙头、沙石等消防工具,以高度警戒的状态迎接一车车运进来的烟花爆竹垃圾。
目前,对于烟花爆竹所产生的固废垃圾,采用的是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样的填埋处理方法,但由于一些垃圾填埋场还承担着沼气发电的功能,所以填埋场内蕴含的巨大浓度沼气,无疑就是一个天然的“大火药桶”,只要这些运来的垃圾中有一点复燃的明火出现,那就可能会引来一场大爆炸!
燃放烟花爆竹还会造成水污染。“炮灰”垃圾要“灭火”,如果是在下雨或下雪时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物会排放到周围水体之中,污染周围河流。(综合半岛都市报、中广等)
同步播报
成都蛇年首次空气污染
进入农历蛇年以来的成都空气,昨日首次出现了污染(按API指数评价)。
根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关于元宵节期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的分析》,元宵节(2月24日),全省25个省控重点城市除成都外空气质量均为优良,各城市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受到了元宵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影响,不过影响程度较除夕夜明显减轻。
今年除夕夜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平时高出2~8倍,而元宵节燃放后较燃放前高出1倍左右,其中马尔康和康定影响程度最轻,成都受影响程度相对较重。
据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日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依据API指数评价,成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空气质量全部为优或良的状态。不过昨日,成都空气污染指数为117,质量状况为轻微污染,这成为成都农历蛇年来的首次空气污染。
据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按空气新标准实时发布的数据,按AQI指数评价,截至昨日20时,中心城区7个国控空气子站中,“三瓦窑”、“金泉两河”以及位于人民公园的“君平街”3个都处于五级重度污染状态,“十里店”、“梁家巷”和位于草堂寺的“大石西路”都处于四级中度污染状态,仅“沙河铺”为三级轻度污染,位于都江堰的背景站“灵岩山”则为二级“良”的状态。
根据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预计今日中心城区空气仍将处于轻微污染状态。
成都商报记者 祝楚华
新闻推荐
上周末,借CBA全明星赛在广州进行之机,17家CBA俱乐部的投资人也齐聚羊城,出席了中国篮协召开的投资人会议。会议上就许多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基本确定了下赛季将扩军至18支参赛球队。此次会议由篮管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