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不同于牙痛
三叉神经痛与牙痛相比,更具备突发性,体现为面部某一部位突然发生放电样、撕裂样或者针刺样的剧烈疼痛,一般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停止,时间较为短暂,但会反复发作,非发作期与正常人一样。咀嚼、笑等任何面部表情和动作,都有可能会触发三叉神经痛。
而牙痛多由龋齿、牙周炎等状况引起,一般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伴随牙龈肿胀等症状。
“天下第一痛” 到底有多痛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患者疼得又攥拳头又跺 脚,直哭,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手术原理
把压在三叉神经上的血管隔开,垫入了直径约0.5厘米的绦纶膜片,让血管、神经各行其道,就像给神经开了一个“单间”
今年71岁的王大爷,近两年来被右脸反复性的刺痛折磨,发作起来痛不欲生,吃饭、说话都受影响,刷牙都不敢。一开始以为是牙痛,后来经诊断才晓得患了三叉神经痛,是血管压迫到了神经。
19日,王大爷在市三医院神经外科做了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后,病痛终于得到根治。
风吹一下都会痛 喝口水也痛
昨日下午,躺在病床上的王大爷已经可以开口说话,提起这两年里自己受的罪,他还是百感交集。这个苦恼从2011年就开始了,右脸经常放电样、针刺样地疼痛,刚开始时,疼痛持续几分钟就能自行停止,后来发作越来越频繁,时间也越来越长,有时要疼上两三个小时。
“两年没敢刷牙了,平时就用水漱一下”,王大爷不好意思地说,疼痛动不动就来,有时风一吹就疼,喝口水也疼,导致他不敢洗脸,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吃饭,右脸完全不能触碰。一开始,他服用药物治疗,但胃肠反应很重,又到一家医院做过四五次封闭治疗(注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达到止痛效果),但每次只能缓解一两个月。每次重新发作后,不仅病情加重,疼痛的面积也越来越大。
“发作时,他疼得又攥拳头又跺脚,一两天不敢吃饭,一把年纪了直哭”,王大爷的老伴朱婆婆告诉记者,他甚至有过轻生念头,嚷着要家人给他买安定。
垫个膜片 给神经开“单间”
日前,王大爷来到市三医院寻找治疗方法。在了解病情病史之后,19日,神经外科主任苑玉清对其实行了右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全麻下,医生在王大爷右耳后侧位置进行颅骨开孔,进入桥小脑区,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观察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术中,苑玉清发现王大爷右侧桥小脑角区血管分布密集,小脑上动脉严重挤压右侧三叉神经,呈平行压迫,并形成了一个凹痕。
根据他的肌理情况,苑玉清很快确定了方案,将压在三叉神经上的小脑动脉分离后,垫入了直径约0.5厘米的绦纶膜片,给血管和神经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行了“松绑”。
“把压在三叉神经上的血管隔开,让它们各行其道,就像给神经开了一个‘单间\’”,手术进行了三个小时,非常顺利,王大爷预计在一周之内即可出院。
10万人里约有180~200例发作
苑玉清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触电样短暂剧痛为特征,不少人称其为“天下第一痛”。10万人里大约有180~200例的发病率,多发于中老年人,发作时疼痛难忍,具有反复性,“血管和神经应该‘各行其道\’,压迫到了就要重新‘布线\’”。
药物治疗、封闭治疗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常用的方法,这两种属于保守治疗,一般无法根治。药物治疗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消化道不适等。封闭治疗通过注射药物作用于三叉神经,达到止痛的效果,但疗效一般不能持久,复发后有进行性加重的表现。
有一种手术方法是切断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从而止痛,但苑玉清称,这种方法可能会使三叉神经的原有功能产生变化,影响面部感觉的灵敏性和咬合功能,“有可能会出现面部麻木等症状,眨眼等动作都不如从前灵敏。”
苑玉清称,目前,微血管减压术可以说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非常好的办法,原理就是解除神经上的血管压迫,让神经免受其他物理刺激,“压迫神经的血管被隔离后,产生刺激的根源也就消失了,并能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成都商报记者 张漫
新闻推荐
公积金贷款 近期开通网上办理 公积金贷款服务今年继续升级,将增设城北网点、开通网上办理,贷款分别受理
成都商报记者赵素冰核心提示成都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成都公积金中心、省级、石油分中心分别受理职工贷款申请,各自按缴存关系为各自的缴存职工提供贷款,并将提交成都住房公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