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拥堵 三大原因

来源:成都商报 2013-04-25 10:16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严薇 赵素冰

核心提示

客观原因

单中心城市形态车多人多、每天新增汽车1500辆、每年新增流动人口40万人

历史原因

城区道路建设滞后,总共只有2600公里,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现实原因

道路结构不合理,贯穿全城主干道很少;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分担率仅25%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猛增,汽车原本的快捷高效逐渐被拥堵的烦恼所替代,而交通拥堵也成为越来越备受诟病的“大城市病”。成都,和许多大城市一样,也开始遭遇发展的烦恼———截至今年2月17日,全市机动车总量已达到309.22万辆,仅在中心城区就有小汽车110万辆。与此同时,城区道路建设滞后、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的窘境也日益凸显。

成都为什么会出现交通拥堵?成都该如何治堵?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交通和市政方面的专家。

车多人多路少

每年新增40万人 每天净增1500辆车

“流动人口的增加,造成人口激增,加重了交通的负担,而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过道路建设人均面积的增长速度。”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市区每年新增流动人口达到40万人,成都平均每天净增汽车1500辆左右,截至2013年2月17日,全市机动车总量为309.22万辆,汽车保有量227.89万辆,中心城区汽车约110万辆。但与此同时中心城区所有道路只有2600公里,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客观反映在路面行车密度增大,中心城区主要路口、路段交通趋于饱和。在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钟强文看来,这就是成都拥堵的主要原因。

钟强文介绍,成都单中心的城市形态和车多人多路少的现状,容易造堵。“好的医院、学校、商业步行街过于集中在成都中心城区,比如以前100个人在这个中心生活,现在超过1万人还是在这个中心生活,肯定受不了。”他认为,流动人口的增加,造成人口激增,加重了交通的负担,而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过道路建设人均面积的增长速度。

道路建设滞后

二环内贯穿全城的主干道很少

“成都道路建设在先天上有不足,比如在二环以内,贯穿全城的主干道很少,只有红星路、人民南路等为数不多的几条。”

钟强文称,成都中心城区道路建设的历史欠账太多,也是形成现在交通拥堵局面的历史原因。尽管城市道路也在不断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如建道路上跨、下穿和人行天桥,打通断头路等,但按成都每天上牌量1500辆计算,每天必须建7.5公里的道路,当然这个数据不是绝对的,也有其他综合因素可减少道路建设里程。但毕竟道路建设滞后是事实。“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去的地方越来越远,私家车也越来越多,但道路建设跟不上。”

在成都路车的突出矛盾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实情况下,在成都城区长期拥堵未得到有效缓解的突出问题下,缓解成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显得十分紧迫和非常必要,如果现在不立即着手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以后更无余地。

钟强文认为,成都道路建设在先天上有不足,比如在二环以内,贯穿全城的主干道很少,只有红星路、人民南路等为数不多的几条。这样增加了绕行成本,而在全市车辆数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新建道路可以为其他道路减压,但这样并不能完全解决整个城市的拥堵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成都还将继续经历机动车的快速增长,而这些激增的机动车,是完全可以把新建的道路抵消掉的。所以,寄希望于某条道路的建成就可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

“交通管理手段的多样化和科学性,可能会减轻成都的交通拥堵。”曾多次来到成都做交通咨询的前美国栢诚公司专家认为,建设在提供更多道路通行的同时也诱增更大的交通流量,如何提高出行效率可能是更加应该考虑的问题。市区内平交道口多,非机动车,机动车,行人相互抢道。路口实际通过能力不强。红绿灯等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有待提高。他认为,如果交通管理手段更科学更多样,不仅可以管理市民的出行需求,也能提高出行的效率和可靠性,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道路通行效率有待提高。道路上车祸处置不快也引起交通堵塞。

公交分担率低

公共交通建设还不能满足需求

“香港、东京、巴黎、纽约等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在70%以上,纽约甚至达到了90%,成都只有25%的公交分担率。”

“全世界很多城市的汽车不比我们少,但不堵,为什么?”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雪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东京、巴黎、纽约等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在70%以上,纽约甚至达到了90%。“相比之下,我们25%的公交分担率,差距太大了。如果成都大量的私家车驾驶员都能改变现在的出行方式,我们的城市很快就可以不那么堵。”

在承担相同出行量的情况下,私家车占用道路资源大大高于公交车。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表示,目前成都的出行主要以道路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私家车为主,而公交系统的出行分担率较低。在他看来,市民对于公交“不准点、挤”的印象导致了不愿意公交出行的后果。他建议,加大公共交通发展的力度,并在中心城区周边配建公交换乘停车场,让小汽车在进入城区时就停下来。

钟强文也认为,目前成都公共交通建设离市民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现在坐地铁回不了家,到站没有公交接驳,还是只有开车。”他建议不管是地铁还是公交都需要加强建设、管理,加强公共交通之间的接驳,让市民乐于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新闻推荐

海量好鞋 舞动初夏 武侯直销鞋城4周年庆“我为靓鞋狂”特惠开抢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武侯直销鞋城获悉,5月8日,这个成都最大规模的专业鞋类市场就将迎来自己的4周年店庆!而为了庆祝开业4周年,武侯直销鞋城将特别推出今年上半年规模最大的“我为靓鞋狂”主题活动——...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拥堵 三大原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