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揭晓,使一批顶尖高分考生展现在人们面前。
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咋成绩这么好?许多同龄人和他们的家长都很想知道这些学生背后的成功秘诀。但记者在采访时,这些考生却对这个问题比较抗拒,都不承认自己是书呆子。比起考试、成绩,他们更愿意和记者聊聊爱好,以及在中学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不按常理出牌、如何“偷奸耍滑”的有趣故事。
曾颖青 文科643分
爱煲心灵鸡汤 好朋友多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曾颖青不仅成绩好,爱读书、心思细腻的她还擅长给同学煲心灵鸡汤,好朋友多到数不清。不过,聊心理创伤时是“姐”,聊起八卦时尚,“青姐”就会瞬间变回张牙舞爪的小女生。她记得高二有次,自己与一票姐妹在宿舍大聊大闹,疯到后半夜。结果嬉闹声吵醒了宿舍楼管,阿姨顶着睡意爬起来把领头的“青姐”大“骂”了一顿。这也是德才兼备的“青姐”在学校头一次挨批评。
黄筱伊 理科641分
用“叛逆”定义高中三年
成都七中的黄筱伊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用“叛逆”二字定义自己高中三年。
她的中考成绩位列成都市前十,但高中第一次月考却滑到了全年级200多名,结果被班主任喊去谈话。原来,筱伊很喜欢参加社团活动,为参加活动经常请假不上课。在班主任看来,这绝对是她成绩下滑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她下了“禁令”———不准再参加社团活动。筱伊在办公室点头答应,出了办公室又直奔社团而去。“那段时间我其实特别累,学习和社团都要兼顾,但就是不想放手。”
高二时,语文老师要求以《红楼梦》为主题写一篇研究性论文,并表示写得好的同学半期考试有“优惠”。黄筱伊却自顾自地写了日本侦探推理小说,“《红楼梦》我特别读不进去,就想写点自己喜欢的。”
邓承斯 文科635分
假期结束前熬夜赶作业
在同学眼中,成都外国语学校的邓承斯是个“散漫”的人,丝毫不费力成绩就出类拔萃。
她说,自己会在假期里疯耍,到开学前一两天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完成,便一鼓作气赶作业,经常写到半夜。“上了高中,赶作业还会放点水,觉得没用的作业不做,只做对自己有用的。”
其实,这是邓承斯自己的学习节奏。“不要因为别人都在刷题就盲目去做,先搞清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针对性地去弥补,这样比较有效率。”
曹正 理科676分
“学犟”称呼更适合自己
树德中学的曹正对记者说,“反正我不是那种靠做好多套题来让自己觉得踏实的人。我做题做得要少些,但我每做完一套题,都会详细分析,这道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同一类型的题是不是都可以从这个关键点入手。”
他觉得“学犟”这个称呼更适合自己。他在学习上的确很犟,自己常常会独辟蹊径,找寻新的解题思路,但老师有时会劝他还是用常规解题思路。“因为觉得我思维太跳跃,稍微粗心大意,就会导致步骤丢分。但我觉得,自己的解题方法更简单,就坚持自己的方法。”
陈明辉 理科666分
高三前晚自习爱看小说
还有几小时就查成绩了,石室中学的陈明辉一点也不紧张,拉伸睡到昨天下午6点才醒。等成绩出炉填好志愿,他盘算着首先要学做饭,“要是去外地读书了,肯定要把家乡的味道带过去呀。”
到了高三,“免不了有刷题的辛苦啊”,但问他高中前两年课余在干嘛,陈明辉脱口而出,“前两年晚自习我都没怎么动笔。”原来,陈明辉爱在晚自习看小说,每天去学校图书馆逛一圈,借本书慢慢看,“最爱东野圭吾,还有一些文学类的。”
吴宪 理科668分
实验狂人 被酒精烧了手
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吴宪是同学眼中的理科天才,平时却好动爱闹,闲不下来。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做实验。自己找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思路,自己找场地……理化生课上涉及的大小实验,他不亲自去摆弄一番,就会手痒。
前不久,他做了生物培养基实验。当满手酒精的他动用燃烧工具时,右手瞬间被点燃成为“火焰手”。说起这样惊险的遭遇,吴宪就像摆笑话,他说自己当时就像看到了周星驰电影中的情景,然后才想起了疼痛。
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王垚 王冕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我看未来20年”大型公益演讲3位嘉宾 叶永青毛继鸿张国立6月开讲
叶永青著名艺术家毛继鸿文化创意界知名企业家著名设计品牌“例外”创始人演讲时间:6月25日下午2点演讲地点: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剧场领票时间:今日15:00至18:00明日10:00至18:00张国立著名导演制片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