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探讨群众文化生活服务时,聚焦成都市文化馆的实践与探索经验
随着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网络文化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公益性文化单位也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比如打造群文网站,在网上提供文艺活动资讯、文艺辅导、精品展示等,并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群文活动的交融,为公共文化服务拓展了新的形式和空间。
去年,成都市文化馆参与了由四川省文化馆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展的“智慧家庭iTV电视互动爱唱好声音”活动,活动通过电信平台设计的专栏,使市民可以在自家电视的iTV中进行参赛歌曲点播、投票,评选出的前几名选手再到现场进行复赛和决赛。今年,该馆又与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联办了这项活动。据统计,从2013年12月到今年2月23日,市民直接参加人数8940人,62万余人参与互动点播投票,成都市约有96万户居民办理安装了电信公司这一业务。“我们希望以后能通过这些平台和技术,让市民在家里点播就可以收看,或者市民在家通过遥控器就可以在电视平台上报名参与线上互动。”成都市文化馆演出展览活动部主任冯韬说。
“目前,线上活动对中老年人可能还是一个难点。比如一些中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上网等,而中老年群体又是群众文化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之一,这就需要慢慢地培养这一群体逐步了解、认知、体验这些活动方式。”冯韬说,成都市文化馆近年来在一些培训课上会教中老年人一些网络知识,而在开展现场活动时,也会设置数字文化馆平台的体验点,教人们使用相关功能。
通过线上和现场结合开展群文活动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不仅拓展了群文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充分体现了群文活动参与度高、平民意识强的特点。然而很多文化馆在做线上活动时都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线上活动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网络及微信平台的维护量很大,因为缺乏技术人员,只能将这部分工作外包出去。“文化馆正在想办法用较少的资金招募一些有相关技能的人,比如找一些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等。另外也会与一些网络公司合作,但这方面的费用相对较高,而一般的线上活动都需要长期维护,费用方面难以为继。”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副馆长张馨元说。
“过去文化馆引进的多是文艺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文化馆传统功能的拓展,人才引进也应当不仅限于艺术门类,更需要一些现代型人才。”冯韬说,成都市文化馆不久前就成立了一个数字文化工作部,年轻人居多,他们往往会把自身在生活中用到的一些新鲜的数字功能和文化工作结合起来。
(据6月18日《中国文化报》第3版)
新闻推荐
成都市民文明公约总约遵德守礼良言善行分约一、传统美德,记一记;尊老爱幼明事理。二、知书识礼,讲一讲;读书看报好修养。三、言谈举止,净一净;网上网下都文明。四、发生争执,让一让;平心静气别抬杠。五、...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