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古人玩竞技 谁说女子不如男?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08-30 20:14   https://www.yybnet.net/

清象牙雕醉酒对弈围棋图笔筒

宋代邛窑玩具小儿相抱

8 月 28日,南京青 奥 会 闭幕 ,比 赛 期间,吸引观众的除了比赛项目本身,还有一场在南京博物馆举行的一场“博·戏 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

青奥会上,四川博物院、成都体 育 学 院 博 物

馆 、南 京 博 物

馆 、河 南 博 物

馆和陕西历史博 物 馆 五 家博物馆,选出了部分地方特色浓郁的体 育 文 物 参展。它们中,有 弓 、箭 镞 、剑、骑马俑、瓷器 、书 画 等 多种形态,时间也从 新 石 器 直 跨到 晚 清 民 国 时期。四川博物院和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作为本次展览的发起方,也 提 供 了 大 批

休闲意味浓重

的文物。马球、蹴鞠、捶丸:中国古代“三大球”

提到现代的“三大球”运动,大家都很熟悉,在中国古代,也有风靡一时的三大球类运动:蹴鞠、马球和捶丸。三者流行的时间有早有晚,但都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和比赛规则。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宋、元、明等朝代,在南宋,全国范围内还有不少民间蹴鞠社团,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齐云社”,不少城市都有,社团要组织、宣传比赛,还定有社规,入社人员都要遵守。

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长郝勤介绍说,档案记载,马球则主要流行在唐代,上马打球也并非男子专利,女子也能骑在马上一较高低,而捶丸也从马球演变而来。在漫长的历史中,蹴鞠、马球杆和捶丸杆并不易于保存,但今人能从捶丸用的绞胎球、打马球的陶俑、蹴鞠图等文物中,侧面了解当时人对这几种球的玩法。

钓鱼、射箭是古代重要的生产手段

郝勤介绍说,古时,钓鱼、射箭是重要的生产手段,射箭同时也是一种军事手段,在周时,射箭已经不仅仅是战场上比拼的手段,也是有着完整礼仪和制度的比赛项目,包括到清朝,贵族也有射箭比赛。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清朝时期的箭靶,白色的羊皮上,落满点点箭痕。

不过虽然现在也有射箭比赛,但和中国古代的射箭比赛已大相径庭,拉弓的手势都是不一样的,而从古代弓、箭镞、剑等武器的展品上,我们也能看出当时的生产工艺。

百戏:今天技巧体育的雏形

在谢丹主任和郝勤馆长的介绍中,最有意思的展品要数百戏陶俑:一个个泥塑的小人或把腿向后上方弯,直把脚搁在肩上,或者两人在下作为“底座”,第三人在两人的肩上倒立,很像今天的杂技。但这跟体育有什么关系呢,郝勤解释说,这些“百戏”就是今天的技巧体育的雏形。

棋类、养生、休闲古代女子也喜欢玩

这次,四川地区还选了不少跟围棋、六博和象棋有关的文物,如东汉时的仙人六博画像砖、宋朝的铜质象棋子、清朝的玻璃围棋罐。六博的玩法早已失传,只能从画像、陶俑的造型上寻找一些端倪。

郝勤介绍,展出中的导引术、导引图则展示了古人的养生体育活动,四川博物院提供的一对拿在手里转动的水晶保龄球,是从红牌楼的一座明代万历墓里出土的,晶莹剔透。

成都有感档案还记载,对于古时的小孩子来说,除开蹴鞠,还有各色弹珠、陀螺可以玩,对于女子来说,秋千和风筝则是最主要的体育休闲活动,墙外蹴鞠声,墙内秋千笑。看来,古人玩体育竞技,谁说女子不如男啊?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茜

摄影 陈羽啸右列图片由四川省博物院提供

新闻推荐

老成都抗旱 稀奇古怪多得很

耍水龙(刘孝昌供图)据《四川省志·农业志》记载,长期以来,四川省的干旱分为春旱,夏旱,伏旱三种。除了成都平原有都江堰的恩泽,少水旱饥馑之外,盆地中部和东部饱受旱灾折磨。解放前,由于干旱引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人玩竞技 谁说女子不如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