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明
9月1日起,成都社会车辆不避让校车将逗硬严处:最高可罚款200元记6分。敬畏校车就是敬畏生命,也是为给孩子以安全的环境。因此,如是规定即便再严点都可以理解。但要让司机养成避让校车的习惯,最高200元的罚款给人有点毛毛雨的感觉,还需一以贯之地坚持逗硬记分。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今钱越来越不经花了。这是现在大家普遍的直观感受,即便对非土豪者来说,最高200元罚款显然也不足以让人肉痛。当违法成本过低难以达到惩戒目的时,要想司机自觉避让校车,还得从提高司机文明驾驶的素养着手。将心比心的宣教即为最有效手段。
执法者手中的法律,才是真的法律。其实,不避让校车的罚款额度虽然可能不足道,但记6分的惩处应该还是相当有威慑力。不过,这需要更为严格公开的执法,让权钱寻租无可乘之机。同时需要逗硬的是:当分被记完后就得重新学习,不容许通过数个驾驶证凑够扣分现象存在。
所谓坚持处罚逗硬,其实更需要一以贯之,而不是让执法成为运动式的一阵风行为,那样甚至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的现象。当没有阶段性或选择性执法时,司机们才会对逗硬有所体认,从而在严格的外力强迫和自我约束下,有助于文明驾驶习惯的养成,敬畏校车才会习惯成自然。
养成避让校车的习惯,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和自觉认识,若仅靠执法部门的处罚,仍旧显得治标不治本。但在大众形成自觉意识前,刚性的法律惩处不失为最为底线的救济,但前提则是:一视同仁公开公正地执法。更为关键的在于,始终将这样的查处逗硬下去,让陋习无处可逃。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肖笛陈羽啸)8月28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新生开始报到,拉开了四川省高校开学的序幕。各大高校的报名工作也将陆续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电子科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