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新锐人物”系列报道到今天已经是第四期,但凡圈内做出点名堂的老板们已轮番上阵,面对记者的刨根问底,他们终于透露出这些红火馆子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这个老板原本是做奢侈品店面装修的,挣着大钱,现在却来投资餐饮,干着以往视作挣“散钱”的行业,到底是为什么?接着往下看。
如果不是因为在成都吃不到适口的广东菜,王珺和他的生意伙伴也不会想到要开餐厅,投资餐饮业。王珺现在真正挣钱的生意是做装修,但不是家装那种小项目,他们公司承接的都是奢侈品店面装修,例如在成都,LV的门店都是他们公司的作品。
王珺还记得2010年时,LV西南首家旗舰店在成都开业的盛况,300多名到场嘉宾,无不盛装出席。放眼一望,处处都是香鬓云影,霓裳羽衣,其中包括赵薇、胡兵、尚文婕等明星。该店整体面积达到1465平方米,仅外立面就有20多米,而且是一块巨大的LED灯墙,当它被打开时整条街都被照亮了。
然而不到5年的时间,LV就又在成都开店了,位于IFS的专卖店三层楼总销售面积达1600平方米,已成为LV西南地区最大旗舰店。和LV中国区高级副总裁金凯歌(Christophe Sadones)先生一样,王珺和他的生意伙伴也十分看好成都人的消费力,“吃”、“穿”是分不开的,既然“穿”成都人已经走到了前面,那“吃”也不应该落后。
找不到适口的,干脆自己开一家
王珺他们在成都找不到适口的广东菜,请客他们知道去“利苑”酒楼,自己吃他们会去“全记”大排档,但很快就吃腻了。王珺作为一个上海人,到成都已经超过十年,四川话都学会了,口味却还是喜好清淡的,上海菜的浓油赤酱不过是记忆,他最爱的是“小笼生煎”,于是他就把上海最出名的小笼生煎店“小杨生煎”的师傅挖过来,在保利中心开了“福记生煎”。除此之外,中餐还是喜欢广东菜,几个哥们儿一商议,干脆自己投资开一家好了,反正都在做生煎了,也不差多开家粤式餐厅了。
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王珺找来了有二十余年餐饮管理经验的陆敏杰,去潮汕找最传统的粤菜师傅,王珺心里明白人员储备才是经营的核心,地段、店面对他们团队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果然,从去年底开始筹备的餐饮项目“福记小厨”、“福记生煎”,到今天已经各开了一家,另外四家即将在本月底开幕,雄厚的资金保障是他们迅速开店的根本。
我都要吃的,才能卖给顾客
品质是他们狠抓的关键,例如“福记小厨”要主打手切牛肉边炉,为了找到符合品质的牛肉,王珺和陆敏杰跑遍了成都市周边,耗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牛肉供应商,然而这边的牛肉部位却不是按照广东地区的分法,按照王珺他们的分法:应该选择肥牛(腹部)、三角(牛肩胛)、上脑、眼肉(两者属于牛脖子往后包括脊梁部位,快到屁股),当然最精华的是小排(牛肋无骨)。供应商听完差点就毛了,“我们四川这边的牛都不是这样子卖的!”这样的要求的确耗工费时,那怎么办?不能降低标准,那就只能软磨硬泡,好话说尽,加大采购数量,签订采购协议等等办法,终于说服了供应商答应将品质最好的牛肉首先供应给“福记”。在猪肉的选择上,“福记”也选用了价格比市场高出许多的“麦德龙”,理由很简单,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开餐厅,做品牌才是他们的目标。品牌的良好口碑只能靠优良的产品来保证。
“将高端餐饮平民化”
是现在的餐饮趋势
你可以马上去“福记小厨”点一份手切牛肉打边炉试试,那种牛肉的纯粹滋味,必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这里的虾滑、猪肉丸都是经过手工打制一个小时以上,那种Q弹的口感绝不是靠添加其他东西就能出来的。用王珺的话来说,就是“将高端餐饮平民化”,要是在以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他也可能去开酒楼而不是做“小厨”,但现在的消费形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们愿意去消费让自己身体健康的食物,这种消费不能是虚高的,是老百姓自掏腰包心甘情愿的消费,不是为了勾兑关系讨好上级的宴请,餐厅该回归到食物本身,“福记小厨”“福记生煎”的诞生皆在于此。王珺和他的团队计划未来,人均消费80元的“福记小厨”会开到5家店,8元一笼(6个)的“福记生煎”要开到20家店左右,这并非黄粱一梦,因为现在已经有知名的大型综合卖场在跟他们谈入驻的事宜,看来“福记”成为品牌的日子不会太远。 成都商报记者 吴坚
新闻推荐
观察手记成都家具展的赞誉背后,是实打实的软硬件支撑。15年紧盯内贸市场,使成都家具展有了榜样价值。当经济界、家具业、会展业、专业媒体共同瞩目成都家具展,这个“后起之秀”在全国同类展会中有了...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