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发展观察
锦城观察
锦江生态带、兴隆湖将于明年6月全面建成;“三中心一馆”全面开工,明年建成投用后将成为西博会永久会址……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一张张规划图,正在工人们的紧急施工中一步步变得“立体”。很难想象仅仅一年前,这里还只是成都市南面13个极为普通的小乡镇。
白纸画图,平地立城。一年来,立足这13个小镇,天府新区正逐步成长为西部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片区为1293平方公里,占据了天府新区82%以上面积,是当仁不让的“核心”。而成都直管区,又可谓“核心之核心”。
□本报记者 张明海
改革引领
创新中激荡发展活力
新区之新,新在哪里?
新在发展环境,新在体制机制。
成都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确定为兴市战略的“一号工程”,分别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成都市天府新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和成都市天府新区建设委员会。
2013年7月,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理委员会设立;同年12月,成都市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始运行;今年5月,成都市天府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伴随政务服务机构的相继设立,体制机制创新也同步跟上:
今年3月,直管区出台《关于深化镇(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试行意见》,全面下放环境卫生、林业园林、水利水务、农贸市场等日常管理权限,促进镇(街)加快职能转变,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7月,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公开发布了各自的首份“负面清单”,共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四大领域。
10月,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实行“先照后证”制度,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117项前置许可(审批)事项改为后置许可(审批),不再实行先许可(审批)、后工商登记的制度。
……
坚持改革引领,在体制机制创新中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成都正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
规划引领
新兴增长极呼之欲出
10月21日,全长为37.25公里的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年底前将形成通车能力。
不仅如此,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三纵一横”骨干交通网络都将于年内全面通车。
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这是成都市对于建设天府新区的期待,也是发展定位。
围绕这一目标,成都进行“一城、一区、一带”的产城结合的布局规划。即:以“天府智慧城、创新策源地”为定位的创新科技城,立足于建设“城市新中心、发展新高地”的秦皇寺中央商务区,以及定位为“魅力锦江、生态水岸”的锦江生态区。
正如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寿评价:“新区规划具有恢宏的气势,科学合理。核心区距成都市地理中心的天府广场仅20公里,成都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贯穿全境,自然承接成都的辐射带动。”
值得一提的,还有功能区建设中的生态因子。“天府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直管区负责人介绍,重点规划建设的锦城湖、南湖、麓湖、兴隆湖等10个湖泊,面积超过28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杭州西湖。
产业引领
更宽视野“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天府新区,被寄予了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梦想。放在更宽视野下观照,这一梦想的触角一直在延伸——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点、西部重要中心城市,更为开放的姿态是成都在区域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如何发挥战略支点作用,支撑两大经济带的战略互动与共振?天府新区建设是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数据显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的16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367.6亿元,2014年计划投资504.2亿元,1-5月已完成投资210.5亿元。
以核心起步区之一的新川创新科技园为例。据初步统计,今年3月以来,深圳宝德集团、广西晨华集团、广东欧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新加坡丰隆集团等先后签约入驻新川创新科技园,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同比增长52%。
新闻推荐
□常雄飞迈着沉重的步伐,穿过热闹的人群,挤过要求合影的粉丝,一只萌态可掬的“史努比”,走到两个站场中间的休息区。在两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笨重的“狗头”终于脱了下来,一位年轻的姑娘顶着一头湿漉漉...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