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召开2015年工作会,发布2014“成绩单”
■天府早报记者陈俊
昨日,成都高新区召开2015年工作会,发布2014经济社会“年报”,并对2015年工作作出部署。“年报”显示,2014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 1178.2亿元,增长13.6%,位列成都第一、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四位。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1.1%,增长极作用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这个 “三次创业”关键之年,成都高新区经济密度进一步提升,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9.06亿元,是全省的155倍、全市的11倍。全区人均GDP达到3.2万美元,对比IMF发布的数据,与2013年排名全球第27位的以色列持平。
去年“成绩单”不俗 人均GDP3.2万美元
根据成都高新区昨日发布的2014经济社会“年报”显示,2014年,成都高新区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排名全市第一。去年全区实现产业增加值1178.2亿元,增长13.6%,总量占全市的11.7%,增速高于全市4.7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3亿元,增长16.2%,总量占全市的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亿元,增长14.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11亿元,增长15.7%。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名列全国第四、西部第一,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及“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位列全国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成都高新区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经济密度进一步提升,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9.06亿元,是全省的155倍、全市的11倍;用占全省万分之2.67的面积,贡献了全省4.1%的产业增加值。全区人均GDP达到3.2万美元,对比IMF发布的数据,与2013年排名全球第27位的以色列持平。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均GDP突破3万美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高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公共产品供给、收入分配和居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成效初显,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活力较强。
从“关键之年”进入“决胜之年”成都高新区积极引领新常态
2014年作为“三次创业”的关键之年,成都高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楼宇经济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去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21.1%,增长极作用凸显。同时高端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速,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企业总数达1200家,营业收入增长26.4%;电子商务企业总数达307家,网络成交额2440亿元、增长26.4%。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1.4亿美元,新引进重大项目47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
“今年,我们将坚持同步提升经济规模总量和质量效益,稳定投资,提升消费,扩大出口,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高位求进、创新发展\’是今年工作总基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已进入“三次创业”的决胜之年。成都高新区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产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成都高新区将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力争尽早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争取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核心区域建设中新两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争取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域建设国家内陆自由贸易实验区。同时,将继续完善顶层设计,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实施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作用。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提供)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段祯)昨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广益堂,著名三国研究专家谭良啸开讲《祠堂千秋》,拉开了2015“历史三国·武侯学堂”寒假培训班的大幕。武侯祠工作人员透露,通过公益特色课程传承历史,让更多的青...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