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凌晨5点就开始排队图的是沾点喜气和福气
■天府早报记者赵雨欣摄影李国东
金橘、蜜饯、红枣等16种食材,人工熬制3小时以上,秘制成腊八粥……昨日是“腊八节”,凌晨5点,文殊院内便有市民排队等待。原来,每年腊八节,文殊院都会向成都市民免费施粥,今年预计发放5万份,为期3天。为了喝上“福慧粥”,有经验的市民都有备而来,保温杯、勺子、碗等装备必不可少。越过600米的“人墙”,穿过院内巷子,就可以闻到粥香啦!截至昨日上午11时许,院内已向市民发放 9000份腊八粥。
历年来最多 今年预计将发放5万份
昨日9时许,天府早报记者在文殊院看到,前来领粥的市民已排成约600米的长队,“5点就有市民开始排队了。”院内一志愿者介绍,今年领粥人数将成为历年最高,因为“今年预计发放5万份腊八粥,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市民领“腊八粥”,可谓装备齐全。一位63岁的太婆说:“我自备勺子,去年来领粥发现不配备勺子。”另一位拿着保温杯的市民称:“带回去给孙子喝,还是热的。”在排队的市民中,记者注意到,多数市民均自备碗和勺。“6点就已经排了有150米左右咯,”正在排队的市民吴刚说,“不是贪图免费,就是为了沾沾喜气和福气。”
9时45分,记者距离发粥点100余米。排队的市民开始“躁动”,期间有人大呼“小师傅,先来一碗解解馋”。还有市民调侃:“师傅,放开那口锅,让我来!”更有年轻人拿着手机给朋友打电话说:“排排站,拿起小碗来喝粥。只要你来,我前面位置让给你!”
10点30分,已发放上千份腊八粥。由于人流量过大,拉起的警戒线有部分损坏,志愿者们拉起手维持秩序。除了来领粥的市民,来院内祈福的市民也不少,香炉内已插满了祈福的平安香。至于味道,喝到的市民表示,“橘子味有点浓”“香,有年味儿”“应该加点核桃”……
三天不熄火 暂停开放食堂只熬粥
与往年不同,今年熬制腊八粥将72小时不熄火。马德慧是院内工作人员之一,据她介绍,以往熬制腊八粥,大锅和碗具还要同时用于制作文殊院工作人员的伙食,所以一般中午和晚上会暂停熬粥。“但是今年,院内食堂暂停开放,火不间断地熬粥,工作人员和僧人们只能吃馒头和喝粥。”
“今年准备了16种食材,总共5200斤。”马德慧说,16种食材远远多于市面上腊八粥的配料。“从26日下午3点就开始熬制,5位厨师,加上几名志愿者,夜里还要安排人员在此看守粥的熬制。”尽管如此忙累,马德慧还是表示,只要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便很开心。
在一旁啃着馒头的志愿者笑着说:“从凌晨6点开始忙到现在(11时许),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想喝碗粥,但有些担心外面供应给市民的盒子不够,想想还是忍了。”
据悉,为做好安保工作,文殊院共安排16名保安和近百名义工志愿者参与施粥。文殊院提醒,每天发放腊八粥的数量有限,市民请注意时间安排和个人安全。
食材
金橘、蜜饯、红枣等16种、5200斤食材
派送
发放份数:5万份
领取时间:27日至29日,每日上午10点至下午5点
领取地点:文殊院内藏经楼前排队领取
■习俗
腊八粥又被称为“佛粥”
腊八节,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 “腊八粥”。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诗人陆游曾对寺院派送腊八粥有过这样的描写:“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因佛教腊八节熬粥供佛的起源,腊八粥又被称为“佛粥”。历来我国寺院都有在腊八节熬粥奉粥的习俗,文殊院也不列外。
报料人冯先生30元
新闻推荐
1月23日上午,由新世界中国地产打造的34万平米星级地标商业——成都新世界广场奠基。活动中,新世界中国地产(成都)地区总监黄思远先生表示,在2014年天府新区晋升为国家级新区的利好背景下,一个宜居、宜...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