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武侯公安多了这样一支队伍———飞鹰突击中队。他们练就一身不凡本领,面对嫌疑人时以一当十,遇到突发情况时总是冲在最前线,是维稳处突的尖兵和守护平安的卫士。整齐的步伐、刚毅的脸颊、高大帅气、英武稳健……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武侯公安分局巡警防暴大队,记录了飞鹰突击中队的“铁骨柔情”。
在飞鹰突击中队,31岁的廖文钊绝对可以算得上是“老人”;无论是从年龄上,还是他从警近10年的资历。无论是处突维稳,还是处警办案,廖文钊都是一把好手。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廖文钊巧妙地化险为夷。
“一开始,我们接到的警情是有人持刀劫持人质;但抵达现场后,却发现是一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因琐事纠结、用刀抵住了自己的脖子。”廖文钊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无论何种情况下,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是他们的首要职责。
见到现场有记者拍摄,持刀自残的男子突然提出要见记者,并且拒绝警察靠近。作为现场指挥员的廖文钊灵机一动,换下防弹背心和钢盔、脱下警服、把枪交给同事保管,然后借来记者的便装和工作证,“角色”转换为记者接近了这名男子。一番闲聊下来,廖文钊趁男子放松警惕、瞅准时机冲上去一把夺下他手中的长刀,成功将一场危机化解。
对特警来说,加班再寻常不过。飞鹰突击中队中队长伍波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通常,飞鹰突击中队常规备勤分为主班和副班,主班备勤24小时后,紧接着再上8个小时的副班后休息一天,遇到突发情况则休息人员随时到岗加勤。“有人计算过,飞鹰突击中队平均周工作时长为88小时左右,遇到特殊情况则达到上百小时。”
前不久被称作“现实版的警匪大片”的临江中路抓捕抢夺车内财物的犯罪嫌疑人时,廖文钊和他的飞鹰突击中队,作为支援力量亦参与其中。
“当时嫌疑人驾车四处冲撞,倒车时便衣队的徐飞从副驾驶一侧探进身去,想控制驾车的嫌疑人,我当时正准备鸣枪射击,但看到有同事冲了进去,果断改为鸣枪示警。”廖文钊说,突击队员的临场应变非常重要;当时如果没有同事钻入车内,身处咫尺之外的他击中嫌疑人的把握至少在九成以上;但情况发生了变化,就要尽可能防止误伤群众和战友。
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3年7月成立至今,飞鹰突击中队已发展壮大至30人,下设3个快反分队、6个快反小组。这些突击队员平均年龄27岁,平均警龄4年,平均身高176CM。飞鹰突击中队的装备更是精良,除6台越野车、2台敞篷越野车和15辆新型大功率警用摩托车外,还配备有95式半自动步枪、97-2式防暴枪、92***等新型制式装备,同时还引入了手持轻质防弹盾牌、圆形防吹防爆盾牌、破门工具、防暴网枪、窥视镜、红外热成像仪、遥控阻车器等反恐防暴装备。“我们队员是经过严格筛选并经过专业训练的民警,每个特警机动队的民警不仅具有过硬的体质,而且练就了熟练使用装备和一招制敌的本领。”伍波说。
成都商报记者 施斌
新闻推荐
全城寻募快拍合伙人 2015·“快拍成都”潜力摄影师挖掘计划
谁说摄影只能单打独斗?现在,我们打伙拍照。你来提选题,成都商报资深摄影记者进行一对一指导交流,并与你搭档拍摄。拍摄作品将在成都商报系各媒体渠道上进行推广展示,专题组图千元稿酬,参与“快拍合伙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