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成都
1月24日凌晨,因德胜门内大街93号院业主私挖地下室,致路面突然坍塌,形成一个长约15米、宽5米、深10米的大坑。当天下午,相邻的4间民房也发生垮塌,所幸居民已疏散。北京规划委日前表示,曾向93号院业主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范围只包括四合院翻建,不包括挖地下室,业主挖洞属违规。据了解,该院业主李宝骏系徐州市人大代表、海萤集团董事长。
一起不大的坍塌事故,又没出现人员伤亡,原本谈不上多大件事,但因发生在京城核心区域,肇事者又是人大代表,因此引发了众多媒体关注。这两天,媒体对事件进展的追踪伴随着各种评论,甚至让其成了舆论热点。很多评论都将矛头指向李宝骏的人大代表身份,质疑他如何当了人大代表。客观讲,就事情本身而言这些观点都有些跑偏,因为李宝骏并没利用人大代表身份挖坑,挖坑与其身份并无必然联系。不过这反映了一种舆论情绪,李宝骏不幸成了一个发泄出口。
此次坍塌事件真正的问题在于监管不力。报道透露了一个细节,去年7月,街道办和城管曾接到居民举报反映李某正在偷挖地下室。相关经办人立即到现场查看,拍了照并约谈了业主。当时产权人承认存在私挖地下室问题,表示会整改。此后,93号院的大门就关上了。这一细节表明,半年前问题已经暴露,但事故在半年后还是发生了。从报道看,当地有关部门似乎把半年前的那次调查当成了自身履职的证明;但实际上恰恰相反,那次调查正好证明了其履职不到位。
首先,那次调查并不认真仔细,没有充分估量挖地下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其次,事后的跟踪和监管没有跟上,一个存在高度危险的违规地下大坑,长达半年没有采取足够的安全补救,这不仅是李宝骏和施工方的问题,同样也是监管部门疏于职守的问题。
此次垮塌事件虽是个案,但其中的监管问题却具有一定普遍性。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形式文章过多,一旦涉及有一定难度的实际工作,都不愿意下深水,都不愿意较真,养成了听汇报发指令的“跷脚老板”习性,以为“说过了”就算办成了,“指出了”就算履职了,“责令整改了”就万事大吉了。这使得很多已暴露的隐患仍长期处于隐患状态。过去很多灾难事故,背后几乎都有监管问题,有很多不是监管部门不知晓,而是因为监管走过场。这背后既有懒政等作风问题,也可能存在勾兑等腐败问题。
现实中,走形式的监管有时会成为监管部门推脱责任的借口:你看不是我没监管,而是监管了他不听。他不听说明你的监管无力无效。这里有他的问题,但显然你的问题更大。
新闻推荐
工会福利 每年每人不超1500元省总工会详细解读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
春节临近,工会组织到底如何发放福利?去年全国总工会下发的两项通知,还为各个省市留下一个“自定”的悬念。昨日,记者从四川省总工会获悉,省总工会已正式下发了《关于贯彻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