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细管理———四改六治理
2015年,是成都市确定的“城市管理转型升级提升年”。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上,中心城区肩负着引领新常态、打造新优势的重任。新年伊始,锦江区就召开了会议,对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实施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进行动员和安排。
这些年,锦江区一直在积极探索具有锦江特色、体现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全面转型升级改革的新路径,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该区不仅明确要“干什么”,更对“怎么干”进行了总结和部署,为真正做到今年如何引领新常态做好筹谋。
干什么
顺应群众呼声 立足改善民生
细致梳理“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
老旧院落配套不完善,设施老化,亟待改善;违法建设占用正常道路或消防通道,造成安全隐患;小区停车位规划不到位,又没有公共停车场,造成停车难问题……这些都是群众呼声很高、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中,锦江区非常重视顺应群众呼声,把解决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眼点,确定了“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的内容。细看这些工作内容,桩桩件件事关民生。
今年再改80个老旧院落
锦江区磨房街有5个老旧院落,虽然紧邻这高楼林立的东大街金融中心,却没有现代的气息,300多户居民反映强烈。
去年9月,锦江区合江亭街道启动了这5个老旧院落环境整治,整治后,涉及数百户居民的院落摇身一变成了“文、秀、清、幽”的川西民居,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改善居住环境,是中心城区不少市民的共同心愿。据锦江区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已确定今年将改造包括青和里北段10号、三圣街49号2、3、4栋等在内的80个老旧院落。
年内将拆除东大街沿线两侧违建
位于上东大街64号附1号处的违法建设建于2003年,由于经营价值较高,商家多,多次组织都未拆除。在“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中,该点位被纳入拆除重点。目前,共拆除违建铺面18间,面积150平方米,随后对地面进行恢复,保证了消防通道的畅通。
据了解,锦江区今年将积极配合市规划执法监督部门,对辖区内绕城高速、三环路、东大街沿线、红星路沿线、成龙路沿线等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违法建设实施拆除,完成塔子山公园、东湖公园、活水公园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一环路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违法建设摸底排查工作。
怎么干
提升新常态理念
锦江区在全市率先设立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
以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精品城区为目标,锦江区一直致力于按照“大城市、细管理”的要求,探索具有锦江特色、体现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全面转型升级改革的新路径。
目前,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网络流程分类推进体系初步形成,城市管理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5年,锦江区城市管理工作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要求,认真践行“大城市、细管理”理念,紧扣“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主题,以“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工作为抓手,着力改革创新,着力夯实基础,着力改善民生,着力环境提升,积极引领新常态,努力打造新优势,不断推动锦江“精品城区”建设,在全市城市化进程中发挥带头作用。
提升城市管理新常态理念
按照精品城区和“大城市、细管理”的要求,锦江区从去年启动了“合江亭·水井坊”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示范片区。据锦江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半年多的示范片区建设中,该区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今年将向全区推开。
按照区委“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奋力打造新常态”要求,该区对全区提出了树立“五个理念”的要求。
包括:一是树立“大城管”理念,将“综合管理”的思想观念运用于城市管理之中,形成城市管理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全民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由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的转型升级。二是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将标准化理念由城管执法延伸至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将质量标准引入城市管理,对标准化执法手册、标准化管理流程及相关工作制度及规范等进行修订完善。三是树立“立体化管理”理念,对管理区域、管理对象实现空间上的全方位无缝隙覆盖,按照“立体化管理”的要求,实现空间上的全面覆盖。四是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区级城市管理工作发展规划,实现管理方式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五是树立“常态化管理”理念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如在户外广告、城市光彩等养护管理上,全面推行“管干分离、市场运作”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
探索成立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
破解城市管理的顽疾,必须充分发动和调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成果的社会氛围。据锦江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相关机制。
“其中一个探索就是成立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在牢固树立城市管理“三治一化”理念,进一步理顺区、街道、社区三级层面的关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层体系的同时,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
该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区已经在“合江亭·水井坊”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示范片区的6个社区建立了服务站,接下来这项工作将在全区推开,让城市管理工作向前延伸到社区。
成都商报记者 李娅
锦江区“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
改善民生
{1}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首期将推进的国开行贷款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涉及居民486余户,改造面积1.9万余平方米。
{2} 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加快城中村改造,解决好当前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
{3} 大力推进老旧院落改造
坚持综合整治、一院一策,完善安防、绿化、照明、停车位等设施,今年力争改造80个老旧院落。
{4} 梯次推进老旧市场改造
今年加快推进泰华、尚都、万紫等3家商贸市场改造升级,分期分批促进老旧市场转型发展。
优化环境
{5} 深化大气雾霾治理
以颗粒物(PM10、PM2.5)治理为重点,加强废气排放企业监管,强化扬尘、油烟、露天焚烧等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6} 深化河渠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河渠综合治理、污水管网建设,全力营造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2015至2017年,按照“一河一景、一渠一景”的思路逐步提升打造河渠景观,形成生态河渠。
{7} 深化交通秩序治理
配合推进新机场高速、地铁7号线、6号线等重点交通枢纽建设工程,统筹促进地铁沿线城市综合体与地铁站点互联互通;大力推进专汽厂断头路打通等8条道路建设;加快东光公共停车场及9个社会配套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3200个以上;推进城市道路“黑化”,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
{8} 深化市容市貌治理
坚持大城市细管理,启动实施城市管理层级管理模式;建立综合信息指挥分中心,初步构建城市管理信息指挥大平台;加快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扩大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强户外广告招牌清理,完成纱帽街、糠市街等风貌整治;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覆盖率达到44.6%,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9} 深化违法建设治理
强化主要道路、河道两侧和公园、历史文化建筑等开敞空间违法建设整治,对绕城高速、三环路、东大街沿线、红星路沿线、成龙路沿线等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违法建设实施拆除,完成塔子山公园、活水公园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
{10} 深化涉农区域环境治理
按照五个示范要求,全面抓好涉农区域环境卫生管理、公共设施管理、风貌景观打造、文明素质提升等工作,努力营造优美舒适的城乡居住环境。
新闻推荐
尝鲜全球最小四核全高清机顶盒 成都商报记者为你带来小米小盒子试用报告
1月15日,小米全新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四核互联网全高清机顶盒———小米小盒子,这款产品拥有超小便携、价格最低、顶级性能等特点,设计极其惊艳,主板仅为信用卡的三分之一。对于这款产品,相信大家都希...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