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还原余秀华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1-28 21:35   https://www.yybnet.net/

关于余秀华的报道,总是围绕几个关键词:“患病的、生存境遇不佳的、回归大地的”一位农妇诗人。

而就在昨日,一位自称和余秀华交往七年的湖北荆门媒体人站出来,声称要“告诉你一个更真实的余秀华。”

昨日,成都商报也专访到了发现余秀华的伯乐,《诗刊》编辑刘年。他还原了一个他眼中的余秀华。

或是美好,或是高尚,或是倔强,甚至不堪,无论是溢美之词,还是批评的言论,都被强加在她的头上。

而本次,成都商报全方面地去采访和了解,只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多人对她的评价,以及采访的印象,都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

黄旭升眼中的余秀华

敏感疯狂 喜欢骂人

《荆门晚报》编辑黄旭升:

她的两面性泾渭分明

任何人都有两面性,但荆门晚报的编辑黄旭升说,余秀华的两面性“泾渭分明”。黄旭升自称与余秀华交往有7年的时间,他发了多篇文章,称要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到黄旭升。他说他不愿意接受采访。但是他声明自己并非如余秀华所说写的都是假的,在网上的文章属实。“你说我是一位记者,我就是媒体人,你说我会乱说她吗?”当记者询问是否还有证据,他说没有,他不愿意再告诉记者,随后挂掉电话。

昨日凌晨,黄旭升在他的博客上公布了《给余秀华的一封信》等文章,其中,谈到余秀华在网上骂过许多网友,当然也包括他。比如去年年底,他组织了一次文学笔会,因为没有答应她参加笔会的再三请求,还删了她的QQ,她一怒之下发来短信恶言相向。

黄旭升还在文章里公布了大量余秀华的短信,并称余秀华有心理疾病,“你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件事吗?我发现你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后,在文友的帮助下,我得到了荆门几位知名心理医生的电话号码。我把电话号码发给你,希望你抽时间找他们倾诉一下,可你不理解,你觉得我说你是神经病,可你当时只顾恨我,而拒绝了我的建议。”

他称,今年1月20日,余秀华在“汉江平原诗群”里发言:“有的人特别不要脸,特别是荆门晚报黄旭升,像个跳梁小丑。”1月21日凌晨,余秀华给他发来短信:“黄旭升,你为什么写那样的文章毁我?你想炒作自己就是把我毁了?好吧,明天我会把你这个人推荐给媒体,包括你对我所做的一切。”

黄旭升在文章中写道,2007年的某天,余秀华带着自己诗作第一次来荆门晚报编辑部找他。此外,他还在文中写余秀华如何疯狂追求那些网络诗人,其中他谈到余秀华经常在论坛自称要自杀,“每次当你在论坛中扬言要自杀的时候,网友们都心急如焚。有一次,浅山听说你要自杀,赶紧要离你最近的同学的爸爸骑摩托车奔向你家去救你,结果‘狼还是没来\’,你在河边洗衣服。”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成都商报记者眼中的余秀华

任性倔强 惜字如金

余秀华回应:

别人的批评关我什么事?

前两天,成都商报记者给余秀华打过一次电话,之前先询问了出版负责出版她的书的出版社社长,对方提醒说,余秀华是一个很“倔强”的人。随后的通话,果然印证了她的“倔强。”

接起电话几秒,余秀华缓缓地发出一声“喂”。短短的采访,她总是可以回答很多问题,因为她的回答总是很简短。你问她一个问题,她一般就很“任性”地扔几个字回来,而且这几个字还要考虑一下。昨日下午三点多,记者再次给她打去电话。

成都商报:现在有几家媒体在你家里?

余秀华:现在只有两家。

成都商报:今天你的家里一共来了几家媒体?

余秀华:一共来了五家。

成都商报:每天忙着接待媒体,有没有时间创作诗歌?

余秀华:没有时间。

成都商报:那你现在的状态,每天接待媒体,会很困扰吗?

余秀华:还好啊。我觉得还好。

成都商报:影响你的生活也无所谓吗?

余秀华:还好吧,这些很快就会过去。

成都商报:那你怎么打算呢?接下来写作方面?

余秀华:一步一步看吧。

成都商报:你突然有两本诗集出版了,以前有想过吗?

余秀华:我很高兴啊。

成都商报:外界对你诗歌,有很多赞誉,也有很多争议和批评,你怎么看?

余秀华:他们的赞扬是他们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批评关我有什么事啊,我又不管。

成都商报:你现在很火,你是怎么被发现的?

余秀华:你去问刘年啊,我怎么知道他怎么发现我的。

成都商报:当初你怎么爱上写诗的?

余秀华:当初我怎么爱上写诗,因为我喜欢啊,我就写啊。

成都商报:你为什么更喜欢网上跟人交流?

余秀华:因为打字方便一点啊。

成都商报:下午可以跟我聊吗?

余秀华:没时间。

成都商报:晚上有空聊QQ吗?

余秀华:晚上不一定有空,有空就聊。

成都商报:荆门晚报的黄旭升在网上写了一封给你的信,你看到了吗?

余秀华:我知道。

成都商报:他提到很多关于和你交往的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余秀华:他写的是假的,他知道我,但他根本了解我。

成都商报:那他为何那样写你?

余秀华:我不知道。

成都商报: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应对吗?

余秀华:不会。

成都商报:接下来你会创作其他的题材吗?

余秀华:不会。我写诗。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刘年眼中的余秀华

语言天才 质朴感恩

发掘余秀华的《诗刊》编辑刘年回忆和她交往的细节———

“来北京参加诗歌朗诵会她提了筐鸡蛋送给我”

“喜欢余秀华的诗,因为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因为也曾不管不顾,也曾痛彻心扉,也被世俗抓住头发在墙上磕。更重要的是,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在编后记《诗歌,是人间的药》中,刘年这样写道。

刘年,《诗刊》编辑,发现余秀华的伯乐,第一个向读者郑重推荐余秀华的人,昨日,他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谈到自己如何发现余秀华,余秀华的诗歌如何在诗刊发表,发到微信被转载随后,他们策划诗歌朗诵会的全过程。他说,其实《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绝不是余秀华的代表作,用那个标题作为组诗的名字,属哗众取宠,他最喜欢的余秀华的诗是《我养的小狗,名叫小巫》。

她的诗像强心针,让他精神陡增

2014年8月某天的下午一点多,诗刊编辑部内,刘年坐在电脑前浏览博客,百无聊赖之际,余秀华博客上的诗进入他的眼帘,他说:“像一剂强心针,让我精神陡增。”刘年非常细致地回忆当时的心情和与余秀华的首次交流。“我先给她留言,说我是《诗刊》编辑,看了你的诗歌,想认识你,请加我的QQ。”刘年好久没有像这样打了鸡血一下,还没等到余秀华的回复,他便在余秀华的博客里开始挑选诗歌,一直选到下午六点半。选完后的工作是填稿签,第二天就交了二审,并破例地说了一句话,“这是我看到的七零后女诗人中写得最好的之一。”二审三审很快就通过了。因为当期来不及组织名家评论,领导吩咐写一篇编后记,于是有了那篇抒情的《诗歌,是人间的药》。紧接着,余秀华加了刘年的QQ。刘年直截了当告诉她,“你准备好红吧。”那时候,余秀华的诗歌还没发表,她当然不会相信,她告诉刘年她不信,但刘年斩钉截铁地说他相信。

昨日,记者询问为何有这样的眼光,刘年说:“因为我知道,这个诗坛最缺少什么。这个时代,缺少什么。而她正是补这个缺的人。当然,我所说的红,只不过诗歌圈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根本没想的她的影响力会超出诗歌圈之外。”

很快,去年9月,杂志出来后,诗刊编辑彭敏又在《诗刊》博客上和《诗刊》微信平台推出,然后就是一波接一波的转载潮。《诗刊》编辑部主任谢建平,觉得这样一个写诗者很不容易,于是策划了以余秀华为主的五个写作者的“日常生活,惊心动魄”朗诵会。这已经是去年12月,期间,各大媒体开始密集关注,名人纷纷介入,沈浩波、沈睿、臧棣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迅速形成了一个事件。

于是,余秀华真的红了。

在人民大学朗诵诗歌,她全身发抖

刘年形容余秀华的声音“像剥了壳的青笋。”余秀华身上有乡土最朴实的气质,她一直想找机会感谢刘年,不知道怎么办,到北京参加朗诵会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提了一些鸡蛋给刘年,表达对刘年的感激,刘年感慨万千却又一时失言,这是一筐最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他说,“用来跟石头碰的就是它们,不是吗?”刘年反复地告诉余秀华,其实她应该感谢诗歌,他应该感谢她,让他有了一个编辑的成就感。

朗诵会是诗刊社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的,当时宽敞的教室里,余秀华摇摇晃晃地走上讲台,费了很大劲才站稳,口齿不清,手在颤抖,全身都在颤抖。当她读到“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很多人落泪了。刘年说,因为头磕在砖墙上的声音,和心跳的声音,其实很类似。

在媒体蜂拥而至之前,刘年是第一个采访余秀华的,为了写编后记。他说,余秀华的声音虽然很大,但咬字不准,所以他们很少电话聊天,基本是QQ聊天。刘年说,余秀华生活在农村,不能干活,但能走路,只是吊着膀子,姿势怪异,表情也不太自然,所以,一出门就能收获同情的目光。刘年说余秀华的内心没有高墙和铜锁,可以轻易地就走进去,然后,可以放心大胆聊她的脑瘫,聊她的丈夫和孩子,聊她的爱情观,聊她的被打,她的智商不仅不低,反而很高,她还是省象棋队的队员。刘年认为余秀华是强大的,她的力量与绝决和她的诗歌《我养的狗,叫小巫》里展现得完全一致,“余秀华走红,让诗歌以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方式,重回到国人的生活中。她的诗歌读者,应该感谢她。”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新春欢乐购人气爆棚推动青羊特色街区“七星”新格局显现

这段时间,由成都零售商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2015成都新春欢乐购(青羊区分会场)正在火热进行中。整个活动要持续到2月15日,目前已经吸引超过500万人次的人流量,总销售额突破1.5亿元。其中,刚刚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还原余秀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