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潘媛
黄旭升把与余秀华的交往称之为:折磨。
此前,关于余秀华,大众媒体上刻画出来的神态是这样的:孤独、安静,诗意(这里的诗意是玫瑰不是枪炮),一时在村头“倔强又孤独地昂着头站着”,一时在干干净净的小院里,“一个人剥棉花到深夜”。更难得的是,她对突然走红有着一种超然而清冷的态度:“姑奶奶只是写自己的诗歌”。
之前有人因为余秀华的诗你来我往争吵不休,而现在,关于余秀华的人,也出现态度上的分裂。
同样是余秀华诗歌的编辑,刘年说,余秀华“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黄旭升则仔细描述,余秀华如何追逐一个又一个人,“不停用手机骚扰文友,常常扬言要自杀”,在论坛上吵架,在群里骂人,“骂人是你的常态”。
这种分裂饶有趣味。
当然,这可能又是一个罗生门。余秀华可能有偏执的一面,但这个爆料的编辑有没有借机捞名声也很难说。但我直觉,他笔下的才是真正的余秀华,或者说,才更接近真正的余秀华。
不然,她写不出那种“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并“带有血污”的句子。一个整天在小院里默默剥棉花的农妇,哪里会说,“我怀疑我在这个世界作恶多端”,哪里会说,“你的名字被我咬出血”,哪里会说:“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对这样一个人,刘年说她“让人对上天和女人肃然起敬”,而黄旭升则认为“她的炽烈灼伤了别人。”也许这就是距离造成的误差:前者去年才见她第一面,后者则与之相识数年。
诗人住在书里时,是天才;诗人住在隔壁时,就是疯子。在现实世界里,朦胧诗鼻祖食指曾被确诊精神分裂,而更被大众熟知的顾城杀了人。许多天才偏执、狂躁、有着混乱的私生活和不堪的名节,可是,作品却闪烁着珍宝的光芒。小的黑暗、些许的偏差,才能让诗歌更沉,更狠。
无论余秀华的说话多么迟缓,头颅多么柔弱,无论她如何对蜂拥而至的围观者挂上疲惫的微笑,但她那些“烟熏火燎、泥沙俱下”的诗句,还是暴露了“一个撒泼骂街的农妇”的姿态。这是她自己给自己的标签。
也就是说,她确实不是一只普通意义上的好鸟。
沈浩波批评余秀华时曾说,个人心灵的存在,从来都只可能是对集体无意识的冒犯。他觉得鸡汤味儿的余秀华还不够狠。余自己也曾写过一首《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对大众来说,有些被遮蔽的部分,看不看见,也许不太必要。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记者韩利)“食品企业将实行‘驾驶员扣分\’制度”,昨日,省政协委员、省食药监局局长姚义贤在政协小组会议上表示,在建立健全食品药品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四川将实行扣分制度,“每年确定一定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