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隆重举行。为期10天的非遗节,将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领衔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的成都花楼织机,亮相国际传统手工艺展的非洲鼓舞……记者昨日一大早来到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提前带领读者感受这次国际盛会和文化盛典。
看中国传统手工艺 蜀锦是这样织出的
“盼了两年的非遗节又开始了,好安逸!”昨日一大早,虽然成都细雨纷飞,但却无法阻挡市民参加非遗节的热情。作为本届非遗节的主会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随处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到访者。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是本届国际非遗博览会的龙头项目,记者首先来到这里一探究竟。蜀锦在古代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者一走进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展厅,一条象征着“一带一路”的白色通道映入眼帘,指引着记者一路前行。通道尽头,一台长6米、宽1.5米、高5米的蜀锦大花楼织机赫然出现在记者面前。伴随着蜀锦花楼木织机清脆的声响,记者看到,蜀锦传承人贺斌和同事正在低头忙碌着。一息间,一个两斤重的梭子在经纬细腻的丝线里流畅地穿来穿去,拉花、投梭、打纬发出“吱嘎吱嘎”声。密密麻麻的蚕丝线,让人恍如身处梦幻空间。原本平行的各色蚕丝,经过贺斌神奇的双手组合,川剧脸谱的蜀锦图案雏形初现……“快!准!稳!原来蜀锦是这样织出来的。”不少观众被贺斌精湛的蜀锦织造技艺所折服,因为看得太入神,手里的相机竟然忘记摁快门。
9600根,是织机的经线和纬线;11520根,是织机的纤线;一毫米,是每根丝线的粗细度;1秒,是在9600根纬线中投梭、发现断线的时间限……短暂休息间隙,贺斌向观众摆起了蜀锦的龙门阵。从事蜀锦织造30多年的贺斌,对蜀锦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说,如果两个人不休息,一天也只能织8平方厘米的蜀锦,因此要织出一块蜀锦成品,需要耗费数月。听着贺斌的介绍,围在一旁的观众不时发出“哦”的惊呼。贺斌伸出自己的双手,向记者介绍说,投梭师的手必须很灵活,灵活到弯掌时手指可以摸到手腕内侧。另外,生产蜀锦需要两人同台操作、默契配合。“上花楼如猴上树,下花楼如鹰抓兔,眼观木雕,耳听窗响……”这是贺斌传给徒弟的口诀。蜀锦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令现场观众获益匪浅。
除了蜀锦,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非遗项目。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由一个“前言综述馆”、四个“非遗主题馆”(即瓷器、锦绣、漆器、雕刻)和一个“非遗生活馆”构成。整个展览重点展示55个艺术观赏性高、地域民族代表性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公众从各类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中,得以窥见巧夺天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法。整个展览突出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现代设计、现代科技的结合,注重体现现代手段、国际表达、中国自信,注重互动体验,生动展示历史文脉和中国非遗保护经验。
再看世界各国非遗 简直比出国还过瘾
循着节奏欢快的鼓声,记者来到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世纪舞组团展厅。刚走进展厅,记者就看到,来自津巴布韦的小伙和姑娘,正为观众表演颇具异域风情的非洲舞蹈。他们热情似火的表演、夸张的舞蹈肢体语言,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喔喔喔……”观众合着鼓点,一边鼓掌,一边随着节奏摆动身体。许多观众还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表演的精彩瞬间。“我们使用的乐器和演唱的歌曲,都是一代代流传至今的,这些表演是津巴布韦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演现场,一位津巴布韦的民间艺人告诉记者,“与多数非洲人一样,津巴布韦人能歌善舞,他们很高兴来成都展示才艺。”
除了外国团队的即兴演出,国外非遗项目展示也精彩纷呈。在国际传统手工艺展内,集中亮相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项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吸引了大批观众。记者走进国际传统手工艺展展厅发现,展厅上部悬挂着许多国家的国旗,国际范儿十足。喀麦隆手鼓、尼泊尔吉祥唐卡、泰国泰丝工艺品、肯尼亚手工艺品……来自世界各地的非遗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法国尼斯凯玛城堡酒庄的粉红葡萄酒,此次也亮相成都。展场负责人克罗多·法尔罗斯告诉记者,粉红葡萄酒一年只生产15万瓶,从种植、采摘、酿制,全部采用手工技艺,这种手工技艺已传承2000多年。“粉红葡萄酒是专门为成都老百姓选的,因为成都人爱吃辣,再喝红葡萄酒会上火,而粉红葡萄酒的口感酸一点,符合成都人的酸辣口味。”在泰国蚕丝展区,手工艺传承人ponata正在向大家介绍他的精品纺织品,“我们家世代做衣服,我自己也做了25年,泰国皇室的服装也是由我设计制作的。”听到观众说他制作的围巾有点贵,ponata很认真地解释说,因为全是纯手工制作,仅这条围巾就需要耗时2个月,代表了泰国的纺织技艺。在本届非遗节上,ponata 也见识到很多中国纺织品,并且非常感兴趣。“中国纺织品很精美,值得我深入研究。”他说。
“看不过来了,看不过来了,简直来到了‘小联合国\’嘛!”面对琳琅满目的国外非遗项目,抱着孩子的市民黄先生幽默地赞叹道,“在非遗节上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非遗项目,真的是大开眼界,比出国还过瘾!”
据悉,历届非遗节的国际非遗博览会主要以展示国内项目为主,且国际参展项目数量有限,而本届非遗节专门设立国际专区,涵盖德国、土耳其、泰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项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展示世界不同地区的传统技艺和非遗产品,包括泰丝、壁毯、特色工艺品和饰品等。本届国际项目数量创下了历届新高,标志着非遗博览会国际化程度大大提升。
本报记者 王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霞)为科学选择和确定四川省政府立法项目,更好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扩大社会各界对政府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省政府法制办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公开征集2016年省政府立法项目(含地方性法规、省政...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