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湖规划图
□ 刘嘉
湖光山色,一幅从海拔500米至1100多米的天然画卷在八一镇太白湖景区舒缓呈现。去年以来,八一镇将八一水库更名为太白湖,以太白湖风景区为核心、以环湖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以乡村与休闲旅游为目标的“太白湖产业圈”强势崛起。
太白湖以南:
升级“三红”蔬菜种植基地
太白湖以南,团结村大田湾800余亩藕田绵延成片,朱明晏大爷俯身在田间淘藕,很快一根1米多长的肥硕红花藕被淘了出来。“两亩田上万斤藕能卖两万多元,加上两亩红皮芋,今年能卖4万多呢!”朱大爷乐滋滋地说。
时间回到2014年,周边乡镇的迅猛发展让新一届党委政府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全镇上下迅速凝聚共识,明确定位、借势发力,主动把八一水库更名为太白湖,承接青莲国际诗歌小镇李白文化辐射,主动融入“两个休闲农业发展圈”,主动连接“塔九路”,修建“八方路”产业大道,“太白湖产业圈”应运而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3月,镇村出钱、群众出力架设了上千米电线、铺设了600余米水管,彻底解决了团结村种藕缺水问题。镇上还两次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前往湖北荆州、洪湖等地学习种藕技术、更新品种,当地一块田两层藕的混种模式使亩产达8000斤,大家赶紧买回“鄂莲5号”试种。
团结村5组唐火林流转了5亩田学习湖北混种模式种藕,“5组明年还要再扩70亩藕田,达到150亩。”高质高产也让三一生态养殖场下决心再发展团结村藕田200亩。
如今,太白湖以南形成了1300余亩红花藕、2900余亩红皮芋、2000余亩红海椒“三红”蔬菜种植带,成为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原材料生产基地,力争明年“三红”种植上万亩。
环绕太白湖:
发展“三园两区”现代农业
紫荆、桂花、银杏交织而成的20余个近3米高的“艺术花瓶”矗立田间,镇上修建的1.5公里游道两旁五彩桂花、海棠花、紫荆花、芙蓉花、黄槐花开得正艳……太白湖以北,300亩珍稀苗木产业园每天吸引着上百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过年时,腊梅、海棠花、红玉兰争相开放,开春时一棵树就有多种色彩的桃花。”产业园负责人,熊良菊说,现已带动20多户农户种植珍稀苗木。目前,正在向省林业厅申报“珍稀苗木基地”。
在百度搜索输入“四川鸵鸟”,江油远达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搜索结果中名列前三。太白湖以东,200余亩养殖场内,数百只成年鸵鸟争食玉米、青草,羽毛稀疏的幼鸵鸟们追逐打跳。
“鸵鸟全身是宝,去年卖了6000个鸵鸟蛋、600多只鸵鸟,许多电商和超市还主动前来洽谈收购。”合作社负责人唐天文说,幸亏去年镇上支持修了800米长的水泥路,不然连青草也拉不上山,合作社还计划流转700亩林地,实现餐饮、骑鸟观光等综合效益。
“太白湖产业发展到哪儿,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儿。”八一镇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环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太白湖以北的珍稀苗木产业园,太白湖以东的千亩葡萄园、特色生态养殖区,太白湖以西的千亩李子园、雪宝矿泉水体验区等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太白湖核心:
打造“太白湖”特色文化景区
山环水抱,水鸟翔集,太白湖旁度假村老板罗蓉正忙着安排游客吃饭住宿。“我们的特色是土鸡、土鸭和太白鱼,人均消费30元左右,节假日车多得停不下。”罗蓉喜滋滋地说,“这么美的地方谁不想来啊?”
太白湖约1000余亩,是江油第二大水库。位置优越,俗称“一脚踏三县”。水库周围云集高观、神仙洞、莲花寺等文化景点,随着环湖现代农业的逐渐崛起,观光、赏花、采果、戏水,游客纷至沓来。
目前,八一镇正积极与成都万喜集团洽谈,力争投资5亿元建设太白湖风景区,规划建设水上娱乐区、“欢乐谷”游乐区、名中医把脉的浴泉区、特色风情街区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娟实习记者马乾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于过节,更是追求一种健康的方式。元旦期间,不少人选择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锻炼身体,或是泡在书店看书“充电”,或是邀约朋友、带着家人近...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